第479章逃命
剑种。
武庙第二代山长姜权修剑种门径,二十六岁入寻道境,六十一岁入神道境。
时值景朝内乱,主幼国疑,宦官、外戚、勋贵祸乱朝纲,民不聊生。姜权身着一袭洗得浆白的蓝色道袍,空手进京,自封景朝国师坐镇上京城十二载,朝野太平。
武庙第四代山长陆行舟修剑种门径,修剑种第一日便有天地鸣音,三十六岁入神道境。
时值高丽擅起边衅,申不害自创海东剑道,问剑景朝武庙,一剑劈碎山门上的“天下泰斗”牌匾。
陆行舟睡梦中一剑斩之,又身在武庙将剑种投于一千一百八十里外景福宫,一剑劈碎神武门,璀璨剑种高悬于勤政殿上方七十二日,直到高丽使臣前往辽阳府跪呈降表,方才将剑种收回武庙。
这些都是说书先生的话本,三分真实、七分虚构。但“剑种”这两个字,不论何时出现在说书先生的话本里,都是主角。
所以当剑种在老虎背出现的那一刻,剑种二字便像是湖面上的波纹,借着陌刀兵的口荡向远方。
此时此刻,李玄失了马,在齐斟酌、多豹二人掩护下退回羽林军中,收缩阵型。
元亨利贞马失前蹄,爬起身却根本没再多看李玄一眼,而是死死盯着跑向山脊的那名甲士。
他将只剩半截的面甲摘下,露出一张英武面孔,剑眉星目:“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找到此人了。”
说罢,元亨利贞竟抛下羽林军,率陌刀兵弃马上山,一路兵马从后方追,一路从山下迂回,只剩百余人继续与羽林军、神机营纠缠厮杀。
紫衣女子怀抱长刀,跟在元亨利贞身旁说道:“此处还有正事,你留下处理宁朝人,我去追他。”
元亨利贞一边登山而上,一边平静道:“于武庙而言,这世上没有比剑种门径更重要的事。王朝、皇位、权柄,金钱、女色、美酒,都不过是世俗枷锁,在武道面前不值一提。夜不收何时都能再杀,今年可以、明年可以、后年也可以,但我武庙找这位藏于江湖的剑种传人,已经找了几百年。”
紫衣女子跟在他身侧,同样平静说道:“神道境也并非举世无敌,举世无敌的也只有山长一人。”
“元某会是下一个,”元亨利贞大步流星,在山间行走也如履平地。
紫衣女子面无表情:“其实你如此迫切的想要杀此人,不过是想让山长尽快合道,飞升四十九重天。只有这样,你才有希望做两朝第一位武圣人……否则,山长永远是压在你头上的那座大山。”
元亨利贞被戳穿心思也并不恼怒,反而坦然道:“没错。”
紫衣女子嘴角露出一抹讥讽:“单以你这份心性,便难以成圣。”
元亨利贞更加坦然:“山长是压在天下人头上的那座大山,不仅压得两朝喘不过气来,也压得武庙门下所有人喘不过气来,元某忌惮也在情理之中。可惜元某修的不是剑种门径,不然这一世定要试试山长锋芒。”
紫衣女子转头看他:“你觉得武庙历代山长之所以是天下第一,只是因为剑种”
元亨利贞浑不在意:“天下英雄如过江之鲫,比山长惊才绝艳之人不知凡几。山长换过那么多人,可武庙山长永远是世间第一人,不是因为剑种,还能是因为什么剑种这门径,本就不该留在世间,山长还是带着它早日飞升四十九重天比较好。”
紫衣女子不再多言。
往山上走时,热浪从山南席卷而来,每阵风吹来都带着灰烬与烟霾,刮得人睁不开眼。
陈迹在山脊上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水,擦去了一些血迹,却又抹上新的灰尘,面目愈发模糊。
他回头看了一眼身后,而后玩命的向东边跑去,往东两里地就是正沟河,有人在那里等他。
……
……
山下,洪祖二领着夜不收,趁乱往山上摸去。
刚摸到山腰处,赫然看见陈迹在山脊上亡命狂奔,仿佛捅了马蜂窝,身后有数百名陌刀兵紧追不舍。
五军营的周放默默观望片刻,他并不知道山腰上出现了剑种,所以疑惑:“此人很聪明,知道跑上山脊才能逼陌刀营弃马,可是……陌刀营为何会舍弃神机营、羽林军去追他”
高原惊疑不定:“此人是谁他在做什么”
洪祖二紧蹙着眉头,他想从身形辨认,可对方穿上甲胄完全换了样子,与记忆中全然不符。他又想从姿势动作辨认,可一个人披不披甲完全是两个样子,便是奔跑姿势都会不同。
洪祖二深深吸了口气:“他要引开陌刀兵,给山腰上的人争得一线生机。”
周放轻声感慨:“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