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160章 天高皇帝远,逍遥又快活(2/2)

他看完戚继光的书信后,便找来了幕僚回信一封。

信中,他先是表达了对老友身体的关切,祝愿他早日康复,一路顺风。

然后,笔锋一转:“……闻兄欲归,心实有不舍。然兄体既违和,自当还乡颐养,此正人臣之福,亦陛下体恤之恩也。陈璘那小子,是块好料,兄举荐得人,陛下必允。”

“惟愿兄归程之时,能绕道九州,至熊本一叙。你我兄弟,并肩征战多年,跨海以来,虽各镇一方,然声气相连。此番一别,恐……后会无期矣。当浮一大白,以尽昔日之情!”

李成梁知道,戚继光这一走,两人这辈子很可能就再也见不到了。

这顿饭,或许就是最后的告别。

能到幕僚写完,李成梁先是过目了一番,而后开口说道:“八百里加急,送往京都,务必亲手交到戚帅手中。”

与戚继光在本州推行的、带有一定“流官”色彩和利用旧有武士阶层的复杂统治不同,李成梁在九州的统治模式更为简单、粗暴,也更具有军事殖民的典型特征。

农庄化管理,集体化生产……

这是九州统治最核心的特点。

大明征服九州初期,战乱导致人口锐减,土地荒芜。

李成梁凭借其强大的军事控制力,强力推行了“农庄制”。

将原本散居的倭国百姓强行迁移到指定的、易于管理的“屯垦点”或“农庄”集中居住,四周设立栅栏或围墙,实行严格的出入管理。

所有劳动力被编成生产队,在明军士兵或朝鲜监工的看守下,集体前往指定田地劳作,种植水稻、小麦等作物。

收获的粮食绝大部分上缴作为军粮和赋税,只留下极少部分维持农庄居民的基本生存。

生活物资也由镇守府统一调配、定量发放。

这种模式最大限度地剥夺了倭国农民的生产剩余和人身自由,将他们变成了纯粹的劳动工具,既能高效地为驻军提供粮食,又能彻底瓦解其反抗的社会基础,防止他们支援山中的反抗势力。

而统治九州的班底。

就是朝阳省班底。

征服九州后,这些朝鲜籍军官和士兵成为了他统治九州的重要依靠力量。

相比本州大量使用“倭协军”,李成梁更信任跟他从朝鲜过来的“朝阳省”子弟兵。

这些人在语言、文化上更接近大明,且对李成梁个人忠诚度较高。

许多朝鲜籍军官被任命为各地“农庄”的管理者、基层据点的守备,或者协同军的监军、中层指挥官。

对九州的倭国百姓更强硬,更直接。

九州也有倭国协同军,但规模和受信任程度远不如本州。

对倭国本土文化的打压更为彻底,强制推行汉化政策的力度更大,反抗的代价也更高。

任何被视为“怀恋旧主”的行为都可能招致残酷镇压……甚至到了现在,想想都犯罪……

李成梁已经开始尝试从朝阳省少量移民至九州,填充因战争减少的人口,并作为更可靠的统治基础。

虽然规模还不大,但代表了未来的一个方向……

总的来说,李成梁统治下的九州,更像一个巨大而严酷的军事农场和堡垒。

他用铁腕和简单直接的农庄模式,维持着这片土地的秩序和产出,而他本人,则安然享受着这份在帝国边缘、无人制约的权力与自在。

他宁愿在这片他亲手打下的、由他说了算的土地上,一直待到生命的尽头。

当戚继光在京都收到李成梁这封带着复杂情谊和鲜明个人风格的回信时,想必也会感慨万千。

两位老帅,不同的选择,勾勒出帝国扩张前沿的两种面貌,也预示了他们各自不同的晚年归宿……

新年到了……

所有有汉人的地方,都在同一天,开始欢度新春。

迎接万历二十五年的到来……

@流岚小说网 . www.liulan.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流岚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