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一段时间,董远方没有外出每天一早,修改完遗留问题材料的局委、县区负责人就排起了队,从民政局的低保核查到住建局的老旧小区改造,从唐北区的招商引资到乐南县的农田水利,董远方都听得格外仔细,不时打断追问细节。
之前从文字材料里看到的“数据”,在干部们的口述中渐渐变成了鲜活的“情况”:哪个项目卡在哪道审批环节,哪个政策在基层执行时走了样,哪些干部是真干事、哪些在混日子,他心里渐渐有了本明细账。
半个月后,褚旭东抱着厚厚的档案袋走进办公室:
“董市长,开滦县农业项目联合调查组的最终报告出来了,证据链全齐了。”
报告里详细列明了虚报合作社数量、套取农业补贴、挪用盐碱地改良资金等问题,附件里的银行流水、项目验收造假凭证堆了足足两厘米厚。
董远方翻看时,指尖在“涉及资金近八百万元”的字样上停了很久,随即批示:
“这个需要转交市委,后面市委常委会审议,相关人员一定要追究责任。”
一周后,召开市委常委会,会场气氛从一开始就透着紧张。
董远方刚念完调查报告摘要,万洲就立刻起身辩解:
“开滦县这两个项目是历史遗留问题,当时基层干部经验不足,有些流程不规范在所难免,建议从轻处理,以教育为主。”
他话里话外都在给县里开脱,目光还隐晦地扫了程康明一眼。
副书记康宗全心领神会,接过话头:
“万洲同志说得有道理,这两个项目立项早,覃天宇同志任市长期间也没及时纠偏,或许可以把责任往前任身上靠一靠,给现任干部留些整改空间。”
“康书记,万洲同志,我有不同意见。”
董远方放下手中的报告,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度:
“开滦县农业合作社和盐碱地改良项目,三年前立项,两年前就已建成验收。覃天宇同志是半年前才调任唐海的,请问他怎么对两年前的项目负责?”
这话像颗重锤砸在会议室里,瞬间安静下来。
所有人都清楚,半年前的市长正是程康明,而万洲当时是常务副市长,分管农业和财政,真要追究市级领导责任,两人首当其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