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十四年十月十七,深秋的函馆湾,天空高远而清澈,海风带着刺骨的寒意,阳光洒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码头上,一场静默而郑重的送别正在进行。
巨大的「北海明灯号」邮轮如同一条银灰色的钢铁山脉,静静地横卧在专为它修建的深水码头旁,其庞大的身躯,如同一座巨大的钢铁城堡,俯瞰着周遭的一切木制帆船和较小的蒸汽船。让周遭的一切——包括几艘停泊的北冥海军护卫舰——都显得相形见绌。这艘北海商行旗下最新、最先进的明轮邮轮,即将承载着一批特殊的乘客,开启前往南方温暖海域的旅程。
三十五丈的船身完全由铆接钢板构成,在灰蒙蒙的天光下泛着冷冽的金属光泽。船体线条流畅而有力,两侧巨大的明轮罩如同巨兽的鳞甲,两根高大的烟囱巍然矗立,虽未点火,却已显露出不怒自威的气势。与这个时代绝大多数木帆船相比,它简直就是来自天外的造物。
率先登船的是雷霆营凯旋的二十七名官兵。他们虽经休整,但眉宇间仍带着北疆风雪和五国城血战的痕迹,眼神锐利而沉静。他们穿着清洗干净但依旧磨损的作战服,背着统一的行囊,步伐整齐划一,沉默地踏上舷梯,展现出严格的纪律性。他们将负责此次航行的核心安保工作。
赵佶在韦太后和信王赵榛的搀扶下,站在登船跳板前,仰头望着这艘庞然大物,眼神中充满了近乎呆滞的震撼。即使经历了永归县的拓荒营地、丰原市的边疆繁荣和函馆港的近代化景象,这艘全钢结构的巨轮依然超出了他想象力的边界。他穿着一身崭新的深蓝色棉袍,外面罩着厚实的毛皮斗篷,但依旧显得身形佝偻,面色苍白。枯瘦的手指微微颤抖,仿佛想要触摸那冰冷的钢铁,以确认其真实存在。
「这…这便是载我等南下的舟船?」他喃喃自语,声音细若游丝。在五国城的冰天雪地里,他最大的奢望不过是一碗热粥,何曾想过有朝一日能登上如此宫殿般的巨舰?
「是的,父皇。」赵多富一身利落的明军海军校官常服,站在他身侧,语气平静却带着自豪,「此乃我明海商会北海商行旗下最新、最大的明轮邮轮‘北海明灯号’。它将带我们穿过东海,直抵上海滩码头。」
韦太后则显得更为紧张,她紧紧抓着赵榛的手臂,小心翼翼地踩着舷梯,目光警惕地扫视着这冰冷的钢铁造物,宫廷的仪态在巨大的陌生感面前显得有些僵硬。
22岁的信王赵榛紧随其后。与父兄的萎靡不同,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劫后余生的庆幸和强烈的好奇。他年轻,适应力强,在北疆的几日见闻已让他对「明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几乎是迫不及待地想要登上这艘传说般的巨轮,去看看更广阔的南方世界。11岁的纯福帝姬赵有容则睁大了眼睛,小手紧紧拉着赵榛的衣角,既害怕又兴奋地看着这个大得不可思议的「房子」,这是她灰暗童年中从未想象过的奇景。
郝二娘、孙三娘等八名幸存的女奴走在后面。她们换上了干净温暖的棉衣,但长期的折磨让她们依旧显得瘦弱而沉默。踏上舷梯时,郝二娘忍不住回头望了一眼函馆的街道和远山,目光中有一丝留恋,更多的则是决绝。这里给了她们新生,但南方,或许才是真正的归宿。孙三娘则挺直了腰杆,尽管脚步虚浮,却努力让自己走得稳一些,仿佛要告别过去那个卑躬屈膝的自己。6岁的赵顽使和3岁的小公主则被她们小心地抱在怀里,孩子们的眼睛瞪得大大的,充满了对这个陌生巨物的惊奇。他们懵懂无知,只是被这巨大的船和周围大人的凝重气氛所感染,不哭不闹,睁着乌溜溜的眼睛好奇地张望。
马尔科·波罗里奥无疑是所有乘客中最兴奋的一个。他背着自己那个鼓鼓囊囊、装满笔记和素描的羊皮行囊,几乎是手舞足蹈地围着「北海明灯号」转圈,用夹杂着拉丁语和意大利语的惊叹词赞美着这艘船的每一个细节激动得几乎无法自持,他围着跳板口来回踱步,手里的小本子已经翻开,炭笔飞速地勾勒着邮轮的轮廓和细节。「上帝啊……全钢结构!铆接工艺如此精湛!这需要多大的炉子才能炼出如此巨量的钢铁?又是何等强大的水压机才能锻造这些板材?看那明轮的设计,效率一定远超桨轮!这简直就是威尼斯的‘布辛托罗’礼船与未来战舰的结合体!女巫国的实力,恐怕早已经超越了整个基督世界!」他蓝色的眼睛里闪烁着狂热的光芒,不停地向陪同的商会人员询问着吨位、马力、航速恨不得立刻钻进船舱研究每一个齿轮和管道。
雷霆营生还的二十七位官兵,在康师闻和王野的带领下,列队肃立。他们虽然军服破损,面带疲惫,但身姿依旧挺拔。看着这艘将载他们荣归故里的巨舰,这些经历过血火考验的汉子们眼中也难掩激动。这是他们用生命和鲜血捍卫的国度所创造出的奇迹,是他们荣耀的见证。
登船过程井然有序。船员都是经验丰富的北海商行老手,他们沉默而高效地引导着乘客,核对名单,分配舱室。水手们熟练地协助着行动不便的宋室成员和伤员。当双脚踏上坚硬的钢质甲板时,一种前所未有的踏实感油然而生。
进入船舱内部,又是另一番景象。虽然船体宏伟,但内部装饰并不奢华,以实用和坚固为主。通道狭窄而洁净,舱室虽然空间有限,但床铺、储物柜、通风口一应俱全。大部分区域照明仍然依靠悬挂的鲸油灯,光线温暖但略显昏暗,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油脂和金属气味。
然而,当被引領至顶层的中央大厅时,所有人都被震撼了。
大厅宽敞明亮,四周是巨大的玻璃窗,可以俯瞰海港景色。最令人惊异的,是天花板上悬挂着的数盏电灯!虽然只是简单的琉璃罩白炽灯,但在黄昏时分,船员演示性地合上了电闸——瞬间,柔和而稳定的白光洒满了整个大厅,驱散了所有阴影,亮如白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