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274章 一二七二章 三佛齐求援(1/2)

季风吹拂着谏义里国翠绿的稻浪,空气中弥漫着香料与湿热的气息。在村庄的榕树下,不再是只有本地巫医的喃喃咒语,更多了一些身着简朴棉布袈裟的身影。他们来自佛国,被称为「田间行者」。

这些行者不说深奥的佛理,只讲简单的故事。他们在帮农人医治了病牛后,会指着贵族华丽的宅邸问:「为何他们什么都不做,却能享用最好的米粮?」他们在教村民用新法堆肥后,会指着神庙前献祭的牲畜叹息:「神灵若真慈悲,为何要夺走你们过冬的肉食?」

话语如涓涓细流,渗入干裂的土地。

与此同时,一种被称作「解脱锄」的改良铁质农具,以及更高效的「佛国犁」,被「商人」以极低的价格甚至赊贷的方式流入乡间。与之同来的,是一个更诱人的承诺:「佛国之下,耕者有其田,所产十纳其三,永无杂税。」

在重伽罗国的港口,气氛更为复杂。佛国的「商团」带来了令人眼花缭乱的玻璃器、锋锐无匹的缅钢短刀,以及一种雪白晶莹、能让食物变得更美味的「天之味」(精细盐)。他们与本地小商人称兄道弟,酒酣耳热之际,会愤慨于王室税吏的贪婪,并「不经意」地透露:「与我们佛国交易的港口,商人自治,税率不及此地一半。」

变革的种子,在乡野与市井间悄然萌发。

导火索由一件小事点燃。谏义里国一名贵族子弟纵马踏毁大片即将成熟的稻田,并悍然杖毙了前来理论的农夫。往日里,这等惨事只会以村民的默默收尸告终。但这一次,那名死去农夫的弟弟,从床下摸出了一把崭新的「解脱锄」,敲响了村口的铜钟。

钟声如同号令。

早已被「田间行者」串联起来的数十个村庄瞬间沸腾。成千上万的农民,扛着「解脱锄」与佛国暗中输送的缅钢刀,如决堤洪水,涌向贵族的庄园。他们高喊着「杀恶即超度,耕田自有田!」的口号,焚烧地契,开仓放粮。

几乎同时,重伽罗国的港口城市也爆发了动乱。得到佛国「商团」武器资助的本地商团护卫与码头苦力,联合了对王室不满的低级贵族,突袭了税关与王家仓库。城头变幻大王旗,一面粗糙模仿的金红佛旗被升了起来。

两国王室惊慌失措,调集大军镇压。然而,他们面对的不是散兵游勇。叛乱者们展现出惊人的组织度,他们利用佛国细作提供的情报,精准地伏击王室军队的粮队,并且总能在被合围前,巧妙地转移到下一个地区。

当两国王军被漫长的平叛战争拖得筋疲力尽、士气低落至极点时,佛国的「飞龙」终于降临。

人数不多,仅以「小队」计量的飞龙卫,身着轻便的黑色鳞甲,如同鬼魅般出现在最关键的战线上。他们没有参与血腥的肉搏,而是占据了制高点,用他们手中超越时代的、配备了简易瞄准镜的火绳枪,进行着冷酷的「点名」。

在震耳欲聋的爆竹声(当地人如此理解枪声)中,挥舞着指挥刀的将军、擂鼓的壮士、冲锋在前的贵族军官,如同被无形的死神触摸,接二连三地倒地。恐慌如同瘟疫般在王军中蔓延。

「佛陀降下天罚了!」谣言瞬间击垮了最后一丝抵抗意志。

王军崩溃了。

飞龙卫如同手术刀,精准地切断了王军的指挥中枢。随后,庞大的、被仇恨和希望激励着的起义军,如同潮水般淹没了失去首脑的敌人。

谏义里与重伽罗的王宫先后被攻破。旧王族的头颅被悬挂在城门口,象征着旧时代的终结。

佛国并未派遣大批官吏前来。取而代之的,是由「田间行者」和本地起义领袖组成的「临时护法会」,在飞龙卫的监督下,开始推行《正见简律》:登记土地,按户分配;废止旧税,统一征收「护法粮」;建立由本地青壮组成的「村卫」,维持秩序。

反抗依然存在,但零星的旧贵族反扑,在组织起来的村民和飞龙卫的远程支援下,迅速被扑灭。秩序,以一种混合着佛号、稻香与血腥气的方式,被初步建立起来。

消息传至隔海相望的峇里岛。岛上的婆罗门贵族们聚集在神庙中,彻夜商议。他们试图向乡民宣扬「守护本土信仰」,却发现佛国的「平等」说辞和谏义里、重伽罗「逆者亡,顺者分田」的现实,已如海风般吹入人心,响应者寥寥。

没有大军压境,只有一艘悬挂佛国星辰旗的快船,安静地停泊在主要港口外。

翌日,峇里岛的几位大祭司,带着装满黄金、香料和珍稀木材的箱子,登上了快船。他们谦卑地表示,峇里岛愿奉佛国为宗主,年年纳贡,岁岁来朝,只求佛国「护法」之庇佑,免遭兵燹之灾。

佛国的军官收下了「保护费」,允许他们继续保有表面的自治。

但当使者离去,军官望着岛上那座宏伟的、缭绕着传统祭祀烟雾的海神庙,对身旁的僧官淡淡道:「记下这里。待主公解决完主要麻烦,再来‘请走’他们的旧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流岚小说网 . www.liulan.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流岚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