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一向温和且菩萨心肠的平儿奶奶声音都变冷了,负责厨房采买的管事媳妇连忙上前,气呼呼地回禀道:
“平奶奶,您可来了!就是张婆子和李婆子!”
“今早吩咐她们去东市采买上等的鲜鱼和时蔬,说是要给爷回来接风宴用的,要最新鲜的。”
“谁知这两个老货,为了抢在别家前面买到最好的货,在东市上跟永昌伯府的下人争抢起来,口角也就罢了,竟还动了手!”
“推搡间,不仅把买来的东西摔了一地,还惊扰了市集,差点被巡城的兵马司拿了去,真是丢尽了咱们府的脸面!”
平儿一听,顿时气得胸口剧烈起伏,沈蕴即将凯旋,府里上下皆力求稳妥周全,唯恐出一丝差错。
这两个婆子倒好,竟在外头惹出这等是非。
若此事传扬出去,岂不让人笑话沈府治家不严,有损府中声誉?
沈蕴若回来听闻此事,岂不是不痛快?更觉得她们在京,没能处理好家事?
更别说,平儿一直都是具体负责掌家务的人,这两个婆子所为,简直就是在打她的脸。
若沈蕴得知,以后会怎么看她?
当即,平儿冷声喝道:
“还愣着做什么?把这等不知轻重、惹是生非的老东西捆了!堵上嘴,先关到柴房里去听候发落。”
处置完现场,平儿强压下火气,立刻前往林黛玉处回禀。
如今府中事务虽由她具体管理,但此等涉及仆役管教,甚至可能影响府邸声誉之事,必须由林黛玉这位当家主母定夺。
林黛玉此刻正在房中核对迎春、惜春她们布置园子的开销单子,听闻平儿的禀报后,执笔的手微微一顿,清丽的脸上瞬间笼罩上了一层寒霜。
放下笔,她那清丽的美眸中蕴着怒意,轻声斥责:
“真是混账!蕴郎眼看就要回府,正是紧要关头,她们竟敢在外头生事?!”
林黛玉心中恼怒,但更多的是恨铁不成钢的气闷。
她深知沈蕴归来在即,不知多少双眼睛盯着沈府,巴不得找出错处来。
这婆子在外争斗,看似小事,若被有心人利用,编排沈府下人仗势欺人,岂不是给蕴郎脸上抹黑,让府中陷入舆论漩涡?
然而,怒意过后,黛玉素日里那喜欢追根究底的性子又占了上风。
她强自冷静下来,沉吟片刻,对平儿道:
“这两个婆子固然可恨,该罚,但她们平日也算老实,为何偏偏在此时如此毛躁冲动?平姐姐,你去细细查问清楚,看看这其中是否另有缘由。”
“便是要罚,也要让她们心服口服,也让府中其他人引以为戒,而非一味施压。”
平儿原觉得此事证据确凿,直接按府规重重处罚,撵出去或打一顿板子以儆效尤,便是最干脆利落的处理方式。
但见林黛玉坚持要追查缘由,她还是恭敬应下:
“是,姑娘,我这就去查。”
平儿的效率极高,不到半日,便将前因后果查了个水落石出。
然而,这结果却大大出乎她和林黛玉的预料。
原来,问题根源竟出在林黛玉下达的指令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