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34章 江南变法(1/2)

杨帆的假设,描绘了一幅极其阴险却可能发生的图景。

杨帆并未停止,他进一步阐述,仿佛在揭开一个尘封的历史阴谋。

“我曾读过一则前朝野史,记载某地一失势的诸侯,眼见新朝根基渐稳,自己复国无望,便想出一条毒计。

他暗中派遣心腹死士,伪装成新朝派来接管地方的兵丁衙役,到了地方后,并不安抚百姓,反而变本加厉,以‘推行新政、清查逆产’为名,行那烧杀抢掠之实,手段极其残暴,无所不用其极。”

他的声音压得更低,仿佛怕被窗外江风听去。

“当地百姓不堪其虐,怨声载道,皆以为这是新朝皇帝派来的虎狼之师,对其恨之入骨。

新朝朝廷闻讯派人查问,那些伪装者早已收到风声,提前遁走,或留下些无关紧要的替死鬼。最终,新朝在此地民心尽失,统治始终无法稳固。

而那位诸侯的子孙,蛰伏数代之后,竟真的趁乱而起,成功复辟。此计之毒,在于杀人不用刀,毁堤于蚁穴,而黑锅,却由对手稳稳背牢。”

茶肆雅间内,寂静无声,唯有江涛阵阵。

徐渭和吴承恩都被这个阴狠毒辣的策略震惊得说不出话来,一股寒意从心底直冒上来。

杨帆看着二人,缓缓道。

“若严家父子,或其党羽,见明面上难以阻挡殿下推行变法,便暗中采用此等策略,派他们的人,或者蛊惑、胁迫那些具体办事的官员。

在推行‘变法’新政时,故意矫枉过正,手段酷烈,激起民变,制造无数惨剧……届时,天下汹汹之口,会指向谁?裕王殿下首当其冲,将成为千夫所指的罪魁祸首!

而陛下……为了平息众怒,安抚天下,会不会……会不会选择牺牲殿下,以保全朝廷颜面,甚至……保全他自己?”

“这……这简直……”徐渭声音有些发颤,脸上血色尽褪。

“这计策太过歹毒!简直……简直非人所为!”

吴承恩也倒吸一口凉气,手中的茶碗微微晃动。

“为了权力争斗,竟不惜以万千黎民为棋子,以江山动荡为赌注?这……这比老夫笔下那些吃人的妖魔,还要可怕百倍!”

徐渭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思索片刻,沉重地点了点头。

“然则……部堂所虑,并非没有可能。古往今来,失势之人,为了扳倒对手,确有不择手段者。

譬如当年杨博在宣大任总督时,为整肃边备,震慑宵小,其手段亦称得上雷厉风行,甚至……甚至有些酷烈,亦难免伤及无辜边民。若有人心存恶意,刻意效仿并将其极端化……后果不堪设想。”

吴承恩长叹一声,带着文人特有的悲悯与无力感。

“若世人皆如老夫这般,终日思索因果报应,笔下诛邪亦存一分警世之心,或许……或许世间会少许多这般毫无底线的残虐之行。可惜,可惜啊……”

杨帆摇了摇头,语气中带着一种看透世情的苍凉。

“吴先生,您笔下的大妖,虽残暴嗜杀,直来直去,所求不过血食长生。

而这人世间的大妖,藏于朱紫,居于庙堂,操弄权术,算计人心,以万家灯火为赌注,以黎民血泪为筹码……其心之毒,其谋之深,远非山精野怪所能企及。”

杭州词人祠内,檀香袅袅,却压不住那份突如其来的紧张气氛。

张居正、张四维与马自强三人刚踏入正堂,便发现张雨与赵贞吉早已端坐其中,显然已等候多时。张雨脸上带着若有若无的笑意,而赵贞吉则神色平静,看不出喜怒。

“叔大兄,四维兄,自强兄,三位可算来了。”

张雨率先起身,拱手示意。

“我与贞吉兄奉太子殿下监国令旨及内阁枢密台之命,特来与诸位商议江南变法后续事宜。事态紧急,故不请自来,还望海涵。”

张居正目光扫过张雨,又看了看沉默的赵贞吉,心中微微一沉,面上却不动声色,还礼道。

“张大人、赵大人辛苦。不知殿下与枢密台有何新谕示?”

张雨从袖中取出一份装帧精美的文书,颇为自得地摊在案上。

“此乃我与严世藩严大人、以及几位部堂要员,反复磋商,精心拟定的《江南变法深化方略总览》。

其核心要义,乃是秉承殿下‘以圣人之道监国’之旨,复归三代之治,尤重宗法礼制与行业行团之作用,以此统合百业,安定人心,共图富强。”

张居正拿起文书,快速浏览。越看,他的眉头皱得越紧,脸色也愈发沉凝。

这份方略,与他以及杨帆一直以来所倡导的变法理念,简直是南辕北辙!

文中大肆强调要以宗族祠堂、乡约行会为基本单位,将所有农户、工匠、商贩都纳入其严格的管控之下,美其名曰“敦亲睦邻”、“同业共济”。

实则是要用一套陈旧僵化的宗法行帮体系,彻底取代他们之前努力构建的、以家庭和个人为纳税及生产单位、鼓励自由经营和市场竞争的新机制。

“荒谬!”

张居正心中腾起一股难以抑制的怒火,几乎要脱口而出,但他强行压下,只是将文书轻轻放回案上,声音听不出波澜。

“张大人,此方略……似乎与以往我等在江南所行之法,颇有出入。”

张雨似乎早料到他会如此反应,笑道。

“叔大兄此言差矣。殿下监国,万象更新,施政方略自然需因时制宜,有所调整。

以往之法,或有急功近利之嫌,如今以圣人之道为纲,重宗法,兴行团,方是正本清源、长治久安之策。此乃殿下之意,亦得严阁老、徐阁老等诸位辅臣首肯。”

他刻意点出了太子和严嵩、徐阶,意在施加压力。

一旁的赵贞吉嘴唇动了动,似乎想说什么,但想起离京前徐阶“多看少说、顺势而为”的嘱咐,最终还是选择了沉默,只是端起茶杯,掩饰性地呷了一口。

马自强性子较急,他可没张居正那般沉得住气,看完方略后,已是怒形于色,忍不住拍案道。

“这算什么方略?!简直是胡闹!宗法行团?那都是几百年前的老黄历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流岚小说网 . www.liulan.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流岚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