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静静听着,心中自有考量。
袁熙可不是寻常的阿猫阿狗,哪怕如今落魄至此,他依然是大汉朝廷正式册封的冀国公,手中还掌控着大半个幽州的地盘与七八万大军。
这样一位身份尊贵、仍有一定实力的诸侯,所谓的“上表请附”,绝非简单的投降,必然会附带一系列条件。
而这些条件,绝非他一个统兵在外的将领能够做主的。
哪怕他是长公主的驸马,功勋卓着,也不能越权决断如此重大的事宜。
这涉及到朝廷对袁家的处置、幽州的善后、爵位的承袭等一系列关乎天下格局的问题,必须由天子与朝堂重臣共同商议定夺。
赵云看向高柔,语气诚恳而坚定:“高先生,冀国公愿意归心朝廷,实乃天下之幸,百姓之福。
只是此事事关重大,冀国公身份尊贵,所提条件必然涉及国体朝纲,非我所能擅自决断。”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还请高先生先回城中复命,告知冀国公,我这就派快马加鞭,将他的奏表连同‘请附’之意,一并呈送天子与长安朝堂。
待天子与朝中诸位大臣商议之后,自有旨意下达,届时一切皆按朝廷旨意行事。”
高柔闻言,心中了然。他也清楚此事的分量,赵云不肯擅自做主,反而显得更为审慎可靠。
若是赵云随口答应下来,他反而要担心赵云会过河拆桥了。
当下便起身拱手:“赵将军所言极是,此事确实该由天子定夺。
如此,便有劳赵将军了,还望将军能尽快将奏表递呈,以免夜长梦多。”
“先生放心,我即刻便安排人手,星夜兼程赶赴长安。”赵云点头应道。
送走高柔后,赵云当即召来军中最精锐的斥候,将袁熙的奏表仔细封好,郑重叮嘱道:
“此乃冀国公袁熙请附的奏表,关系重大,尔等务必快马加鞭,日夜兼程送往长安,亲手呈交天子,不得有丝毫延误,更不能出任何差错!”
“末属下遵命!”
斥候双手接过密封的奏表,小心翼翼地贴身藏好,随即转身快步出帐,翻身上马,带着两名同伴,朝着长安的方向疾驰而去。
马蹄扬起漫天尘土,承载着袁氏余脉的命运,也牵动着天下局势的走向。
而赵云则下令全军依旧保持戒备,一边等待朝廷旨意,一边密切关注涿郡城内的动静,以防出现变故。
长安城外,尘土飞扬,一匹快马如离弦之箭般冲破晨雾,直奔皇宫方向。
马背上的信使衣衫湿透,脸上满是疲惫,却紧紧护着怀中密封的奏表,眼神坚毅。
这封来自涿郡的文书,承载着河北袁氏的归降之意,更牵动着乱世之中无数人的命运走向。
信使一路疾驰,顺利进入长安城,在宫门前翻身下马,将奏表郑重交予内侍。
不多时,这封袁熙亲书的“请附奏表”,便被送到了天子的御案之上。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迅速在长安朝堂内外传开,瞬间引发了前所未有的震动与狂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