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已到了后半夜,万籁俱寂,正是人体最为疲惫、生机最为微弱的时刻。
就在所有人都几乎要绝望,认为回天乏术之时,一直紧盯着老僧面容的院正,忽然发出一声极其轻微、却带着难以置信的惊呼:“等等!”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过去!
只见榻上的老僧,那一直毫无血色的、紧闭的眼皮,几不可察地微微动了一下!
紧接着,他那微弱得几乎要消失在空气中的呼吸,似乎……似乎稍稍变得绵长了一丝!
虽然依旧轻浅,却不再是那种即将断绝的游丝状!
院正立刻再次搭上他的脉搏,凝神感受了许久,紧锁的眉头终于稍稍舒展了一丝缝隙,他抬起头,看向角落里目光灼灼的康熙,声音带着劫后余生般的沙哑和一丝微弱的欣喜:
“皇上……皇上!大师的脉象……似乎……似乎稳住了些许!
虽然依旧凶险万分,但……但那油尽灯枯、顷刻即逝的势头,总算是……总算是暂时被遏制住了!”
稳住了!
这三个字,如同天籁,瞬间驱散了偏殿内积压了数个时辰的阴霾!
康熙一直紧绷的身体几不可察地松弛了一瞬,他重重地吐出了一口憋闷在胸中的浊气,这才感觉到一阵强烈的眩晕和疲惫袭来。
他扶住梁九功的手臂,稳了稳身形,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好……好!稳住就好!继续用药,不可松懈!”
“臣等明白!”太医们齐声应道,虽然依旧面色凝重,但眼底总算重新燃起了一丝希望的火光。
最危险的关口,似乎暂时闯过去了。
然而,所有人都知道,这仅仅是暂时的稳定。
老僧的伤势太重,如同在万丈悬崖边摇摇欲坠,稍有不慎,依旧会坠入深渊。接下来的调养恢复,将是另一场更加漫长而艰难的战役。
但无论如何,这后半夜传来的消息,总算是在无尽的黑暗中,撕开了一道微弱的缝隙,透进了一丝名为“可能”的光亮。
*
听到院正回禀脉象“稳住了些许”,康熙和所有太医紧绷的心弦并未有丝毫放松。
所有人都清楚,这仅仅是暂时遏制住了那急速滑向死亡的势头,远未到可以高枕无忧的地步。
老僧的生机依旧如同狂风中的一点残烛之火,微弱得随时可能被任何一丝变故彻底吹灭。
太医们不敢有丝毫懈怠,院正立刻调整方略,声音虽疲惫却异常坚定:“参附汤继续,剂量减半,以温养为主!
金针不可撤,需持续刺激穴位,维系生机通路!
再取丸药化水,每隔半个时辰,以棉絮蘸取,润其唇舌,以防窍闭神昏!”
偏殿内再次陷入一片紧张而有序的忙碌之中。
施针的太医换了一人,继续小心翼翼地维持着金针的刺激;
煎药的换了新的药童,更加精准地控制着火候;
负责擦拭和观察的太医更是眼睛都不敢眨一下,密切注意着老僧任何一丝细微的变化。
时间在无声的坚守中,又缓缓爬过了一个时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