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明佑郁闷的很。
“我还没说要不要去路演。”
“不去也好。”
师明佑有点震惊看着他,吐了句,“我可是你这电影的第二大投资人,不管怎么说我也能号召点票房吧。”
“去可以,撑不住的时候就休息。”
“我没那么没用。”
师明佑最后还是叮嘱了句:“你首映礼上给我正常点,多多闭嘴,也许可能票房还没能起来一点。”
“嗯。”
师明佑目前站在首映礼上,想到自己前几天的说的,挺想把旁边的人揪起来打一顿的。
让他多多闭嘴。
没让他……一声不吭啊。
媒体自然不甘落后,目前网上的舆论其实蛮激烈的,之前出的预告被骂的很惨,很惨。
幸好现场还有个活宝。
当所有人都还算正经的时候,唯独任临活成了人间一绝。主持人见导演指望不上,只能把话题交给了主演身上。
在场之中,两个新演员作为片中姐弟花的徐静涵和孟晓飞都老实站在一旁。
媒体看着直接问道:“诸老师,您觉得这次的影片拍摄期间有什么比较有意思的事情,据来的粉丝们谈论,她们都很好奇您和任临老师合作了,有点好奇电影里各自扮演的角色。”
师明佑:“……”
他就当没看见那个太明显的cp粉招牌了。
为啥?
为啥就他的cp粉舞的漫天飞舞。
“电影拍摄期间最大的问题,可能是太苦了。”师明佑开了个玩笑,无奈地笑着说,“你看看我们所有人,现在是状态还行,可当时是真的所有人都瘦了七八斤。拍摄时,找的群演没干几天都走了不少,只能不断接着找。”
记者:“……”现在看起来也好不到哪里去,真的。
“至于我和任临老师各自扮演的角色,我觉得大家还是看电影吧,剧透不太好……他能给大家带来很多的意外的。”
后面这句是师明佑的真心话。
谁能想象?
“那任临老师怎么看?”记者把话题抛给了另一位。
任临黑发束起,很古典的造型。
眉眼里有几分锋芒,有种很难招惹的感觉,可眼神一直盯着某人的时候,意外的有点乖巧。
“电影里两人的角色关系?”
任临起初有点出神,后来才正儿八经地出声说:“主人和奴隶吧。”
所有人:“???”
师明佑面色依旧平静。
可他已经眼睁睁看着旁边出演片中他的角色齐嫣的哥哥齐韬的扮演者,一位比较踏实演戏,不算很有名气的演员脸庞抽动。
特么……形容的有点离谱。
师明佑都不用猜想,都能知道这段肯定会被疯转。
主持人解了围,出声说:“电影里会有很多的流民被买下成为奴隶,侍奉一些士族。任临老师的角色会比较底层一点。”
记者迟疑了许久,才接话问:“所以诸老师的角色是士族吗?”
师明佑点头,接话说:“其实我们整部电影,有很多的角色,出场人物会比较多。我们的几位新演员发挥的也很出色……”
……
直到最后,才有个娱记大胆问了句:“今天楚老师的话好像有点少,是不是有什么原因。”
楚靖顿了下,回了句:“某人说,为了电影,我这张嘴最好闭上。”
师明佑:“……”
他没说全把嘴巴闭上啊啊啊,他是让他做个正常人。
首映完了,网上对于电影的真实评价还是比较少的,可首映礼上的简短视频却已经疯狂转了起来。
“艹,任临这什么嘴巴。”
“本来不想看的,被这个关系形容的突然想去看了。”
“男色吸引了我呜呜呜,任临真的挺帅的,其他的几个主演也是各有各的特点,中年帅大叔真的也很帅啊。”
“两个新人也还蛮有辨识度的。”
“一时沉浸在任临那句主人和奴隶里出不来了,这电影这么劲爆的吗?楚靖这么会玩的吗?还以为是文艺片。”
“你对楚靖到底有什么误解???”
“想当初《不死不休》就是情夫杀人,错综三角恋;《夏夜鸣蝉》说是讲述一对兄弟,姐妹和他们的父母两代人的人生风雨,可里面的情感关系复杂到一言难尽。至于大奖拿遍的那个更是……”
“乱没关系,他能讲好故事。”
“楚靖本身编剧出身啊,剧本都他亲自写的。故事都讲不好,他当个屁的导演。”
“《陌上尘》梗概里写的也是一对兄弟……看演员表也有一对姐弟,就还挺舒适圈的。”
“这就叫舒适圈了?满打满算,楚靖本人也就夏夜鸣蝉拍了兄弟姐妹,还是表姐妹,表兄弟。,那不是年代缘故吗?”
“《爱在黎明之前》都拿奖了,楚靖近几年的电影都挺水的,反正奖也没有。”
“……”
“楼上,人最早的作品都拿遍了,这几年的电影发挥的挺稳定的啊,票房部部20亿以上……这叫水吗?而且他也不是部部都是导演,真正自己拍的就两个,其他的都是作为出品人和监制啊!!!”
“你说他不上心有可能,毕竟过了创作黄金期,前面拿出那么多作品已经很好了。但是你拿爱在黎明之前来对比……有没有一种可能,爱在黎明之前的导演参加的电影展,楚靖都当好几年的评委了。。。”
“这就开始撕咖了?”
“这组还有导演粉啊,可怕可怕。”
“前面可怕啥hhh,怎么不说电影频道每次都给他宣传新电影,各种支持……不管其他,他这些年交出的作品至少可以。”
“有传闻说他和老东家闹扳了,这电影都是自己投资出品的。”
“别传谣行吧!昨天他还转了《谁是证人》的宣传……他与和瑞关系一直很好,而且虽说关系好,可楚靖一向自己电影自己投资,不喜欢太多加入其他的投资方,觉得会太干涉自己的作品。近两年他同和瑞一起出品的电影不都是挺赚的,他都有和瑞不少股份,谁发疯不要这种摇钱树啊。”
“说句笑话,《谁是证人》剧本是楚靖工作室编剧写的。”
“我艹,不会吧。”
“真的,编剧之一是他徒弟啊,以前编剧新星大赛里的出来的,后面去了他工作室。”
“所以说这电影能不看?我就这个问题,暑期感觉每部都还不错。”
不管如何,首映礼结束后,《陌上尘》还是踩着其他几家电影上映好几天后的趋势上映了。
最先开启的是小规模的点映。
令人很意外的是,点映票房远远超出所有人的预料。
如果说《谁是证人》靠的是接地气的宣传刚刚上映两天直接收获了2亿票房,排片暴涨,成功成为票房主力大盘。
《爱在黎明之前》则是走的口碑发酵模式。网上的风评很不错,相应的影评推荐都很好,票房也蛮给力的。
至于唯一的动画片《五方战记》倒是一个大惊喜。
原创题材,打斗绝佳,一个有完整故事的东方题材的动画电影,围绕着虚构的神话展开还能勾勒出玄奇色彩,不输新意。
可以说是今年上映电影里,评分最高评价最好的电影。
当然也有很多人吐槽“压根没出圈,评价好不见得就有很多人去看。”“题材受限,受众有限制。”等。
可等《陌上尘》两日的点映票房出来。
别说电影团队人惊讶,连网上一水的预测票房的都被惊到了,居然两天的点映就一亿票房了。
这可是战争题材的电影。
《谁是证人》毕竟出品公司在这个题材上还是深耕的,多少看悬疑的都会瞅几眼。票房给力,实乃正常。
可点映两天一亿放在《陌上尘》真的不科学。
别提这电影宣发的热度都不算高,颇有几分匆忙,也没啥爆点和剧透,基本情节都保密的蛮多的。
“到底是谁点映看了《陌上尘》啊!吓死我了,这电影明明一看扑街的趋势,结果电影点映票房都这么高?”
“不知道。”
“我连预告都没看,刚刚去看了下预告,感觉啥都没讲,不像是楚靖的水平。”
“我记得前几天预告出来就被嘈了好久,水墨风格是很新鲜,可到底讲了啥?别提场面感觉还挺血腥的,不适合小孩子。”
“我买了票。”
“……我也买了票。”
“艹,我本来不想买的,可进了影院,看来看去不知道选啥好,最后买了《陌上尘》。”
“我也不知道我为啥选了这部电影看quq”
“看到主演和导演,直接买票了。”
“……”
“总结一下,百分之80的人直接看导演和主演就买票了???”
“是的吧。”
“反正我预告都没看,我不喜欢被剧透,这电影看的我挺舒服的,很爽,完全猜不透的结局。”
“楼上牛逼!这电影把我看抑郁了。”
“我抽中了路演票,去了现场,真的贼有意思啊。剧组好活跃啊,特别的搞笑,尤其还有个活宝在,气氛特别好。”
“楼上是说……任临那个大憨逼吗?”
“刚刚刷到了,特别牛逼,你能想象主持人加上导演全程都是???天啊,连楚靖这种人都被他震到了。”
我也看了,我要被他笑死了。”
“尽管他没搞那个可怕绿发,真换成黑发了,可是真掩饰不了逗比的本质。你能想象主持人还没发话说要表演什么?他直接把旁边的诸明佑公主抱了吗?我感觉台上所有人都被他搞死了哈哈哈哈。”
“路演很欢乐,电影很难受。”
“千万别去看电影,真的,你会恨死导演啊啊啊啊。”
“快要提档了吧,影评看着没啥动静啊,怎么回事啊,有的人说很好看有的人特别难看,到底好不好看啊。”
……
“看了难受。”
“看了难受。”
“看了真难受。”
“???”
谁也不明白《陌上尘》到底怎么出圈的,师明佑表示绝对不是因为任临那句“主人和奴隶吧”的关系形容。
后续复盘时,发现可能……大家都想祸害一下朋友。
可能就因为那句魔性的“看了真难受”,导致无数自来水纷纷邀请朋友看,人生总要坑下人,绝对不能只让自己一个人独自难受。
当然部分原因也有国内观众偏爱古装巨制。
只不过拍的好的很少。
点映一过,正式上映后首日票房居然还超过了点映,超过了其他影片。
稳稳拿下了第一。
师明佑路演的路上,看到后是真的震惊。
“你确定我们宣发有这么给力?”
“没有。”
楚靖摇摇头,解释说,“钱都花的差不多了,宣发没花多少。”
师明佑匪夷所思:“那他们是不是……”脑回路有点问题,他看评价都是看的难受,这样还去看的这么起劲。
不过,师明佑最后还是找到了罪魁祸首。
嗯。
谢嘉玉找了个团队帮忙营销,营销的方向是他自己定的,走向还挺神奇,挺有用的。这真营销鬼才,师明佑甘拜下风。
如果说暑期档其他电影都票房可以分析。
那《陌上尘》的票房绝对是压根分析不出来的,它拿到的票房就是纯纯商业片的走势,可它的内容一言难尽。
“有人剧透一下?”
“我觉得不剧透比较好,这电影感觉剧透了就没意思了。”
“那说点不剧透的,战争,古装,朝堂通通都有,美色也有哈哈哈哈。”
“说道美色,我就来劲了。导演是不是在嘚瑟啊,特嘚瑟的感觉,预告他就是不放影片里的美色。”
“权力,这电影从头到尾讲的都是权力还有征服。”
“我承认我是被美色吸引的,呜呜呜楚靖镜头太牛了,他怎么能把诸明佑拍的那么好看啊啊啊啊。”
“我在影院里都傻眼了,我敢保证这绝对是最适合他的有史以来最牛的妆造,古装巅峰了。去年我还在感叹他在《山海鉴》里太仙,太美,感情那时候他全在靠自己颜值撑着。原来导演之间的水平差距那么大。”
“本来暑期想看点欢乐的,可是这片子真的……看了不会后悔。”
《陌上尘》讲述了一对兄弟的命运,更讲述一个马奴到帝王的崛起。讲了一个神勇的将军的死亡,一对姐弟的生死交缠,一个贪婪的帝王的野心与一个痴愚帝王的悲剧,一个末路王朝的崩溃与一个新的王朝的崛起。
不说镜头的美感,蒙太奇的运用,也不必谈及绝佳的音乐和布景。
光是剧情就让很多人讨论不绝,前期观众走进影院也许是冲着导演演员去的,后面则基本是因为口碑。
影片有太多可以讨论的剧情点,相应的影评也差不多是爆发式的增长。
“有想聊聊剧情的吗?我真的有点没看懂啊,就是齐嫣他为什么要隐居山林呀,我知道是不满意当时局势,可我觉得站不住跟脚。从后面看,他就不是那种淡泊名利的人哈哈哈哈,所以看完后回味有点懵。”
“怎么可能是为了局势?这些都是马奴和其他人听到的说辞啊。”
“他是被父亲关在山里的啊。”
“???”
“齐韬回忆里镜头表达的很清楚,父亲齐耀中箭的那一天他竟是恐惧又渴望的,他早就希望父亲死了,可是他也害怕。死了他就没有任何的倚靠,他要靠自己了,可死了他也能真正做自己了,他不想活在父亲的阴影之下。”
“我看的时候,觉得最微妙的是打破白玉杯那段,看了蛮多影评的,觉得有句说的很好,那就像是一个欲望的冲破口。有着碧眼的胡姬之子戳穿了父亲齐耀内心竭力想要隐瞒克制住的称帝的野心后,一切都一发不可收拾起来。齐耀将这位儿子关在山里,其实关住的是他自己的欲.望。”
“我懂,那段真的很微妙,隔着屏风的人影浮动,坠落地上的杯子。”
“包括父亲死前的那一刻,他让身前唯一的儿子发誓去杀掉另一个儿子,让重用的儿子去杀掉唯一的兄弟。”
“不一定是儿子。”
“是啊,齐嫣在将军面前交代自己身世时说的是他父亲在他出生时就死了。”
“很有可能啊,看有学过唇语的人说影片里父亲死前的最后一句没有声音的话,说的不是儿子,而是弟弟。”
“???”
“是儿子还是弟弟?我懵逼了。”
“从头到尾分析,其实……应该是弟弟的。一是大火里的那段,看桌上的信件有一封是哥哥寄来的,上面也没有对弟弟的亲昵的称谓。二是,后面行军路上,一个亲信说过“不过是个野种。”。还有之前说过齐嫣是父亲齐耀在他三岁时带回了家,给他了姓氏,而不是流落在外。”再有,齐嫣在帐营里,接到行军的密信时,在将军问及家人后,也只说自己有个哥哥。他说过“我哥哥死了啊。”。”
“……”
“自由心证吧,我觉得怎样认为都可以。”
“其实这样分析我有点懂了,为啥父亲死之前有杀心。完全可以说是他把齐嫣带回了齐氏,给了他一切。如父如兄,可齐嫣忤逆他……很少有人会想杀掉自己的血脉,可兄弟阅墙却是发生太多了哈哈哈哈。”
“我只想问下,你们觉得是谁杀了闵氏姐弟啊?这对演员找的也很不错,好看啊,可惜下线的还挺快的。”
“不算快吧,戏份挺多的。”
“这对姐弟特好品,姐姐看似天真无忧,只求享受和荣华,却是有着一颗真心想保护弟弟。弟弟看似倔强隐忍,怜爱姐姐,实则比不上他真正想要得到的,最后甚至是姐姐亲手杀死了弟弟唉。”
“???”
“是不是没看懂啊,真不是姐姐杀得弟弟。”
“能说吗?齐嫣亲手杀得这对姐弟,真亲手杀得,就很难评。这可能是他唯二真正杀的人。”
“导演很大胆,真的。”
“是说那段床戏吗?哈哈哈哈,这电影真的不适合孩子,适合成年人呀。”
“不过还挺隐晦的,属于成年人能够get到的那种。”
“谢谢,我有罪,我出不来呜呜呜,神品啊为了那段我去了影院五次quq,音乐真的好听啊。”
“楼上,你确定你是为了音乐?”
“艹,那还用说吗?肯定不是为了……得了,反正二创都创完了,有太太做饭我能在这个圈内呆n久。”
“我磕真人,我没救了。”
“随便舞,你放心,反正剧组都在舞,瞎几把舞。”
“路演的时候其实有点避嫌啊,我说的不是诸明佑和任临,他们两个就很营业的姿态,尽管人没那个意思,可真太多人磕到了。不过他们坦荡地我磕的毫无压力,反正都是为了宣传电影。可诸明佑和导演……谁懂啊,我都在想他们是不是真谈过了,后面分开了,所以才这么尴尬。”
“真这么说,相比以前是有点避嫌。”
“不能说是避嫌,这个距离感一下子很近,近的吓人,一下子又很远,刻意疏远的感觉。”
“对对对,很微妙啊。”
“所以说他们到底有没有在一起过啊?我真的很好奇,特别好奇。”
然而这个问题持续了n多年,许多的人都难以回答,当事人也我行我素,行踪成谜,简直成了圈内圈外一个未解之谜。
当然更多的人压根不敢问。
就像电影里总有几分遗憾一样,生活里则充满了太多的虱子,太过计较总是得不到美满的结局和完美的答案。
至少女人是这么认为的,她也并不想评价,参与。
直到一个自鸣得意的作家找上门来,告诉她他想写一个关于那个傲慢地、自大的,并早就在电影史上留下名字的人的传记。
如果要提他,就不得不提到另一位不能不提起的人物。这也是自己被找上门来的原因。
女人对此心知肚明。
可她拒绝回答,她为什么要回答。
她只给了这个作家一句话:“你何必缘木求鱼,自己去找你真正想找的那个人吧。”
作家满怀期待而来,却又失意而去。谁也不知道那个人的踪迹,谁也不会习惯直对他的刻薄和傲慢。
如果说国内一个不得不提起的男演员,那无疑有个毋庸置疑的答案。
他年少成名,偶像到演员,他似乎走的毫不费力,轻而易举拿下了n多奖项,中年时更拿到了终身成就奖。
尽管很多人表示,那不过是个锦上添花的奖项。
令人诟病的是他晚年被曝光的感情史。
分合成了常态。
并未从一而终。
可依旧也有很多人说,爱情是最不可捉摸的玩意,暂且就让爱情荒唐的下去吧。
女人知道他很释然。
并且在自己面前曾很坦荡地谈过这一点,他也并不后悔。
“他说爱是始终如一的坚定,是更是坚定如一的付出。”
“于我而言,爱是陪伴。”
很久以前,他曾犹豫,纠结过许久,何必苦苦纠缠,何必抵死依恋。
他逃过。
违背了当初的诺言,逃得远远的。
把所有都推向正轨,把一切都及时抛下,他没有那么好,那么永远的一成不变。原来他也害怕当初的承诺。
他以为喜欢是会褪色的。
可没有。
恰恰是这一点,他曾陷入过不可自控的愧疚之中,可究竟是怎么想通的呢?
怕是那一年他逃开了所有人,去了一个曾在公益活动中去过的小镇,他知道的确是逃避,可他怎能不去逃避。
他早就不再年轻,他低声轻问还有多久……还有多久是死亡。
没有回应。
再然后,他遇见了那个失去父母,被抛弃的小姑娘,柔软的小小的一团。不知何时有了那个想法,他无法给出太多,也许……一个需要抚养的孩子会是个寄托吧。
他拒绝过不少人。
很多时候他能理性、冷静地看淡这一切,可有时候面临最亲近的人时,多少有些不受控制的脾气。
他是一个很坏很坏的人。
有时候近乎是被宠坏了,离得越近的人,亲密接触的人,越发苛责要求。
他问过:“何必呢?”
他曾这般伤害过人,可只得到了一个怀抱。
分手,和好,分手,和好。
纠缠,放手。
不同阶段的想法越发不一样,随着时间的流逝他越发的学会成全自己。
何必纠结。
何必落泪。
时间会给出足够的答案,会给一切画上最完美的句号。
他只想好好的爱,好好的爱……这个世界上他爱的人,这也是他唯一能够给予的付出。
番外一(任临)
“是太阳,是月亮,是我终生的不可触及,痴心妄想。”
“我曾那般认为。”
跳跃的音符,跃动的旋律,书写着一笔又一笔的情诗。
在他漫长的人生里,有一段创造力爆发的阶段,无数安放、积累许多的情感都通通放置了音乐之中。
撕扯,发泄。
如同太阳之下必有阴影一样,可他依旧如常的工作、如常的生活。
很多人都觉得他散漫,好玩,永远都饱含激情、生命的热度,很多人说他将人生当做游戏,游戏当做人生。
追逐某样不可企及的东西。
不免会失落。
可他向来很会宽慰自己,他今天对我笑了呢,他前几天问我最近工作怎么样,有没有回家看看……新专什么时候出,演唱会快开了吧,有太多太多的回忆,对话。当然也许曾由于自己的“骚扰”,被拉黑过。
可最后还是被放了出来。
他太温柔,不懂拒绝,以至于他总想得寸进尺,步步紧逼。
年少时,他有很长一段时间沉迷于自毁,他无法确定自身的是否真实存在。
他时常想着是否存在另一个世界,另一个自己。
他有太多荒唐,不可控制的想法,直到从影片上看到他的身影,他才终于有那么几分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
在之后是无聊,漫长的尝试。
不愿意靠近,不愿意接触,也许他心口里冥冥之中有种预感,再遇也许就是万劫不复。
他会失去自我的。
陷入一场独属于自己的盛大爱情。
好奇是喜欢的开始,明明多年前就已经截断,为何还会卷土重来。
不是不明白结局,可他依旧选择接纳。
他的爱。
他那无处安放的忐忑,从心口漫延出的喜欢。
在那半是折磨,半是甜蜜的五年里,他不断地陷入激情的幻想、全身心思投入那音乐之中,想要稍微解脱一些。
他做过许多的蠢事,看似玩笑下的真心。
有谁会相信?
可他相信了。
直到很久以后,他都很满意、很知足,那一声轻轻地回应:我相信。
—
过完了创作的高峰期后,他接近退出了乐坛。
不是不想写。
他只是失去了抒发的能力和激情。
痛苦激发创作。
脱离了痛苦,他置身于甜美的蜜糖之中,他怎能接着用音乐畅想所有。
他不在乎那些乐评,不在乎大众的舆论,唯独在他身边像个要吃糖的孩子,时常需要被摸摸头,安抚。
三十五岁那年的演唱会上,他又一次问他:能不能喜欢我一点?
那一次他的回答是“嗯”。
—
即便是死亡
反正他不会哭的,他答应他了。
【作者有话说】
改下,补个番外。
原来的放在作话
番外二
阳光洒在花园里的植物上时,面容温顺白净的女人坐在摇椅上,同怀里的小女儿讲了一个有点漫长的故事。
小姑娘天生有副漂亮的脸蛋。
乖巧甜美。
“那是他最好的电影,很多人都这么说。他们都说因为他那段时间很痛苦,很犹豫,处于一种糟糕的状态。”
“我觉得这简直就是在瞎说。”
“哦。”
小姑娘乖巧地应了声,听着故事。
“很多人更觉得那部电影一定没有很多的人看,会叫好不叫座。”
“可实际上,远远超出所有人的预料。可能,现实就是不受控制地疯狂和远远超出所有人的想像。”
女人慢悠悠地出声说。
“妈妈,后来呢?我想听后来的故事。”
小姑娘稚气地声音甜甜的。
抱着她的女人只有笑着说:“后来啊,后来这部电影拿了很高的票房,拿了很多很多的奖,成了学这个专业的课堂上不得不提及的作品。”
“我读书那段时间,老师每次放的时候都同我说,多学着点镜头的语言艺术。我和同学就硬生生咽下了口里没说出去的话“那哪是一般人能学会的。”,还有一句话我是没同同学说的,你知道那个人有多变.态吗?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想要超越他太难了。”可后来的我厌恶他,憎恨他。
女人未曾把这句话说出口。
“那……妈妈你是不是认识他?你后面见过他吗?”
小姑娘指着手里的照片里的人说。
这是她今天从屋子里不小心翻出来,是一张好几个人的合照。里面她特意查了一下这几个人分别是谁,才让妈妈给她讲他故事的。
女人无奈地勾了下孩子的鼻尖,“你这个小机灵鬼。”
“妈妈,告诉我嘛。”童音很稚气地撒娇说。
“不认识。”
“没见过。”
女人抱紧了小姑娘,给出了答复。
小姑娘的大眼睛转了下,甜甜的嗓音有着几分委屈,“妈妈,你骗人。明明上次这个叔叔都过来看你了。”
女人苦笑了下。
她低头亲了亲孩子脸颊,耐心地说:“他已经很大年龄了,你还叫他叔叔。”
“可是妈妈说遇到年长的都统一叫叔叔嘛。”小姑娘振振有词。
“那你怎么不说其他叔叔也来看过你?你就记得他,他长得又不够好看,你就光记得他一个。”
“可是他给我糖吃。”小姑娘苦着脸说。
女人:“……”奸诈。
所以说,她真的很讨厌他的存在,特别讨厌。她依旧记得她知道的那一天,他说:“这不关你的事。”
傲慢自大,难以沟通。
她很长一段时间无法理解,无法释怀。
直到他生病那年,她从学校里连夜赶去的时候眼睁睁看着这个傲慢的人在屋外没合眼守了两夜,再然后是那句“小易,去睡觉。”。
这自然不可能是傲慢刻薄的人所出的言语,他一向过于放手的任她随性施展着自己的想法,做出任何任性的选择。
另一位不是如此的。
他很严谨,很稳定,向来细致地同她分析着任何选择的后果,弊端和优势,她往往不自觉地就受到他的影响。
最终迈向他预料,定好的抉择中。
这时她总能得到一声轻笑,以及一个毛栗,男人将她直接抱起边走边说:“你听他的,你这辈子都别想活出快活来咯。”
那也许并不糟糕。
女人想也许自己是个利益主义者,并不浪漫,并不坚定……她只是足够幸运而已。
爱她的人只会静静地笑着,看着她。
怀里的女儿突然亲了一口她,有点撒娇地缠着自己说:“妈妈,你是不是不想看见那个坏叔叔啊。”
“曾经是的。”
女人笑了声。
“那……照片上那个漂亮叔叔呢?我知道他哦,他特别特别有名哦,我都搜到了特别厉害哦。”
“他啊。”
女人笑了声,指尖点了点女儿的脸颊,无奈地说:“小颜控,就记得好看的人。”
“他会来吗?”
“他过段时间会来看你的。”
“那……他是妈妈的爸爸吗?”稚嫩的童音问道。
女人抱紧了女儿,沉默了好一会儿才缓缓说:“他是妈妈的资助人……他是一个很好,很好的人。”
她真的很想也叫他一声“爸爸”。
全江湖都在流传我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