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管他们,他们的药品始终和我们的有差距,是赶不上的,这类药我们在国内有百分百的专利,至于那些不愿意合作的供应商,直接取消合作,不用犹豫。”
他们这边的货,大部分还是大兴安岭那边供应的。
少部分供应商不合作,不会影响什么,反而会是他们的损失。
陆青阳这番话,像给有些躁动的厂领导层喂了一颗定心丸。
是啊,咱们的药,疗效是经过无数患者验证的硬道理,这就是最大的底气。
孙前进一拍大腿:“青阳说得对,是咱们自己先乱了阵脚,他们的药要真那么厉害,还用得着又是派间谍又是抢原料的?分明是心里发虚。”
周放也冷静下来:“没错。”
老包哼了一声,接过话头:“至于供应商,那些见利忘义的,走了干净!咱们的主要货源在大兴安岭那边,剩下的,正好筛选一遍,把合作基础不牢的剔出去,以后供应链更纯粹、更可靠!”
有了这个共识,药厂应对起来更加从容不迫。
陆青阳甚至没有亲自出面,周放利用多年来在行业内部积累的人脉,几个电话就将试图兴风作浪的几家小供应商轻松摆平。
日子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陆青阳参与制作的无人机也顺利完成,已经初步投入了军队使用。
按照这个科技发展速度,超越国际上的那些对手用不了多久。
沈茉骑着那辆经过陆青阳改造的自行车,这车看着还是二八大杠的骨架,但骑起来格外轻松,尤其是在上坡或者顶风的时候,能感觉到一股巧劲儿在帮着蹬踩。
这天,她正骑着车赶往实验楼,恰好被学校里一位前来交流的教授赵秉义看在眼里。
赵教授扶了扶厚厚的眼镜片,盯着沈茉的自行车后轮部位看了又看,眉头先是紧锁,随即舒展开,露出极大的兴趣。
他快走几步,招手叫住了沈茉。
“这位同学,请等一等!”
沈茉赶紧捏闸停下,双脚点地,认出是学校里鼎鼎大名的赵教授,有些拘谨地问:“赵教授,您叫我?”
赵教授顾不上寒暄,指着自行车的后轴部分,那里加装了一个不起眼的齿轮组和弹簧装置:
“同学,你这个车……有点意思啊,这个助力结构,是谁给你改的?原理很巧妙,用骑行时本身的动能通过齿轮变向和弹簧蓄能,在需要的时候释放辅助动力,虽然助力有限,但构思非常精巧,而且几乎没增加什么成本!”
沈茉被教授一连串的专业术语说得有点懵,她腼腆地笑了笑,老实回答:“赵教授,这是我爱人帮我弄的,他就是瞎鼓捣,让我骑着省点力气,具体怎么回事,我也说不清楚。”
“你爱人?”赵教授镜片后的眼睛更亮了,“他是做什么工作的?搞机械的?”
“他不是,他是京城大学物理系的。”
“京城大学?物理系的?”赵教授愣了一下,显然没想到,这位同学的爱人更加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