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孟轲的观察在悄无声息却又细致入微地进行着。李振邦、方稷和赵老三人,仿佛达成了某种默契,从不同角度留意着这个年轻小伙子的日常。
李振邦会“偶然”路过维修站,看看孟轲在忙什么,甚至“突发奇想”地让孟轲去帮忙协调一批急需的农药物资与当地仓库管理员的对接,结果孟轲不仅快速搞清楚了繁琐的出入库手续,还顺便帮管理员解决了一个积压的小问题,让对方连连竖起大拇指。
反馈回来的信息高度一致:孟轲技术扎实肯钻研,学习能力极强,对新东西一点就透;为人正直热心,不藏私,维修队里谁有困难他都乐意搭把手;尤其难得的是,他对待本地员工态度真诚尊重,不卑不亢,既能坚持原则又能灵活处理,深得双方信任。
他那种天生的沟通能力和在年轻人中的号召力,更是显露无遗。
“人品、能力、心性,都没得挑。”李振邦在又一次核心小会上,给出了最终的结论,“是块好材料,值得下力气雕琢。”
方稷和赵老均无异议,他们也看了这个孩子,确实非常优秀。
于是,一项出乎所有人意料的人事调动,在基地内部公布了:维修队学徒工孟轲,调任至项目综合管理部,担任本地协调沟通专员,主要负责与当地社区、基层雇员的日常沟通协调、部分物资的本地化采购联络,以及协助处理突发性的跨文化沟通问题。
消息传出,如同一块石头投入平静的池塘,激起了层层波澜,而反应最强烈的,莫过于维修站。
彼时,孟轲正和几个老师傅一起,满手油污地调试着一台收割机的传动系统。当综合管理部的负责人亲自来到维修站,当着所有人的面宣读调令时,整个维修棚里瞬间安静下来,只剩下工具偶尔碰撞的清脆声响。
所有人都愣住了,包括孟轲自己。
他眨巴着眼睛,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从一个整天跟扳手、机油打交道的学徒工,直接调到管理岗位,还是一个听起来如此重要的协调岗位?这跨度也太大了!
短暂的寂静后,维修棚里“轰”的一声炸开了锅!
“啥?小孟这是要调走了?去当官儿了?”
“协调沟通专员?乖乖,这职位以前都没听过,这是为人设岗!厉害啊!”
“我说什么来着?!我早就说这小子行!肯定有出息!”维修队的副队长,一位姓王的老师傅,第一个反应过来,用力拍着孟轲的后背,激动得脸色发红,“看看!我说什么来着!是金子到哪儿都发光!”
张师傅,就是上次和阿贝贝吵架的那位,也咧开大嘴笑了,露出被烟熏得微黄的牙齿:“好小子!真有你的!这才多久啊!以后可别忘了咱们维修队这帮老哥们儿!”
其他年轻的技工们也纷纷围了上来,七嘴八舌:
“孟哥,牛逼啊!”
“以后你这是不是就算一飞冲天了?”
“请客!必须请客!”
孟轲被大家围在中间,脸上又是激动又是羞涩,还有些不知所措,他挠着后脑勺,嘿嘿地傻笑着:“我…我也没想到…就是…就是尽力干好活呗…”
这时,王副队长大手一挥,嗓门洪亮地喊道:“都静一静!静一静!孟轲高升,这是咱们维修队的大喜事!不能就这么算了!今晚下班,老地方‘四川饭店’(基地附近一家由中国人开的小餐馆),咱们给孟轲庆祝庆祝!我带头出40元!”
“我出30!开团秒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