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32章 潮间拾趣(2/2)

杜勇军颤巍巍地走过来,盯着刻痕看了半晌,突然老泪纵横:\"是我爹...是我爹刻的...他每次出海前都来这儿刻船号求平安...\"老人粗糙的手指抚过那些斑驳的刻痕,仿佛在触摸父辈的体温。

正午时分,众人在礁石阴凉处休息。杜家女人们用带来的简易灶具煮海鲜,男人们则清理着上午的收获。王谦学着把蛤蜊放进淡盐水吐沙,杜小荷在嫂嫂指导下处理海蜇,王念白和海生比赛谁捡的贝壳好看。

\"姐夫,给你看个好东西。\"杜建军的二儿子海洋神秘地凑过来,从怀里掏出个油布包。打开是几块锈蚀的金属片,上面隐约可见外文字母。\"从沉船位置捞上来的,\"年轻人压低声音,\"可能是鬼子船上的。\"

王谦心头一动,想起岳父昨夜讲的抗日故事。他仔细查看金属片,发现边缘有烧灼的痕迹。\"收好,\"他把东西还给海洋,\"也许哪天能派上用场。\"

海鲜大餐简单却丰盛:清水煮的蛤蜊原汁原味,炭烤的牡蛎撒上蒜末,海蜇切丝拌黄瓜,那条镜鲻直接做了刺身。杜勇军吃一口烤牡蛎就要感叹一句:\"就是这个味...六十年没变...\"

饭后,杜勇海提议去灯塔。沿着蜿蜒的石阶登上小山包,红白条纹的灯塔在阳光下格外醒目。看守灯塔的是个独眼老人,看见杜勇军就咧嘴笑了:\"小军子?还认得我不?当年偷我家腌鱼那个!\"

两个老人拥抱在一起。独眼老人叫老艄公,是岛上最老的灯塔看守。\"你爹最喜欢站在这儿看海,\"他指着了望台,\"说能看见三辈子外的光景。\"

王谦扶着栏杆极目远眺,碧海蓝天在视野尽头交融,几艘渔船像树叶般漂在无垠的水面上。他突然理解了岳父的乡愁——这样辽阔的景致,确实会在人心里刻下永恒的印记。

\"来看这个。\"老艄公掀开灯塔基座的一块石板,还是新的。\"咱岛上人出海前都来拜拜,\"老人郑重地点上三炷香,\"你爹当年...\"

他的话被一阵汽笛声打断。有艘大船正在进港,桅杆上飘着陌生的旗帜。\"外贸公司的船,\"杜建军解释道,\"来收海产的。\"王谦注意到岳父的眉头皱了起来。

下山时,杜勇军一直沉默。直到看见祖屋的枣树,才突然开口:\"谦儿,明儿个你跟我去趟渔市。\"王谦正要答应,杜小荷悄悄拽他袖子:\"爹下午收到封信,心情就不太好。\"

傍晚的杜家岛笼罩在金色的夕照中。王谦帮女人们晾晒赶海收获,把蛤蜊铺在竹席上,海带挂在绳架上。杜小华学会了织补渔网,坐在门槛上飞针走线。王念白和海生用贝壳摆出各种图案,争执着哪种贝壳最漂亮。

杜勇军独自在祖屋待了很久,出来时手里拿着本泛黄的账册。\"这是我爹记的,\"他翻给王谦看,\"民国二十五年,杜家岛有渔船四十八艘,现在还剩多少?\"不等回答,老人重重合上账册,\"二十二艘!还多是给外贸公司打工的!\"

晚饭时气氛有些沉闷。杜勇海试图活跃气氛:\"哥,明天带你们去挖竹蛏,那才叫技术活...\"杜勇军却放下筷子:\"我先去趟大队部。\"说完起身就走,连最喜欢的清蒸螃蟹都没动。

王谦跟出去,看见岳父站在码头,面对暮色中的大海一动不动。潮水正在上涨,浪花拍打着他脚下的礁石,溅起的水雾在夕阳下形成小小的彩虹。有那么一瞬间,王谦觉得老人的背影与灯塔下的海神龛重合了。

\"当家的,\"杜小荷不知何时来到身边,递给他一件外套,\"爹下午问我,能不能在岛上多住些日子。\"她望着父亲的背影,\"他说...想教重孙们认认潮汐。\"

夜深了,王谦躺在炕上久久不能入睡。窗外传来杜勇军和杜勇海的交谈声,断断续续飘进几句:\"...不能忘了根本......年轻人要出去闯......老祖宗的手艺...\"

他轻轻起身,从行李中取出那本《蒙古秘史》。书页间夹着片白狐的毛发,在月光下泛着银光。山海相隔数千里,猎人与渔民的命运却如此相似——都在时代的浪潮中努力守护着传承。

远处灯塔的光柱扫过窗棂,在墙上投下转动的光影。王谦想起老艄公的话:灯塔不光指引船只,也提醒着出海的人,永远有个地方在等你回来。

@流岚小说网 . www.liulan.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流岚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