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42章 黄金海岸(2/2)

老汉介绍:“这是俺儿子,李老大,明天让他带你们赶海。”

李老大四十上下年纪,古铜色的皮肤,手掌粗糙得像锉刀。他打量了一下王谦等人:“明天早上五点,码头见。赶海得赶早。”

回到招待所,王谦召集大家开会。

“明天五点出发,都早点睡。”他特别叮嘱二嘎子,“海边不比山里,一切听李老大指挥。”

二嘎子拍胸脯保证:“谦哥放心,我肯定不惹事。”

这一夜,很多人都没睡踏实。海浪声太大了,对山里人来说像是永不停歇的雷鸣。王念白半夜惊醒好几次,每次都问:“爹,海生气了吗?”

天还没亮,李老大就来敲门了。众人睡眼惺忪地跟着他往海边走,清冷的海风吹得人直打哆嗦。

码头停着十几条木船,随着海浪轻轻摇晃。潮水已经退去,露出大片的滩涂。李老大发给每人一个铁桶和一把小耙子。

“赶海有三看,”李老大示范着,“看潮水,看沙眼,看鸟迹。”

他指着滩涂上的小孔:“这是蛤蜊的气孔,往下一挖一个准。”又指着远处盘旋的海鸟,“鸟扎堆的地方,肯定有鱼群。”

杜勇军不愧是老渔民,很快就掌握了要领。老人蹲在滩涂上,一挖一个蛤蜊,速度比李老大还快。

王谦学得也很快。他发现赶海和打猎有相通之处——都要观察痕迹,都要耐心等待。不同的是,海里的一切都是流动的,变幻莫测。

杜小荷带着女眷在礁石区寻找海螺。她细心观察潮水留下的痕迹,总能找到最大最肥的海螺。王晴王冉两姐妹则对漂亮的贝壳着了迷,不一会儿就捡了半桶。

最有趣的是王念白。小家伙刚开始还不敢下滩涂,后来发现能在泥地里踩出脚印,顿时来了兴致,在滩涂上跑来跑去,惊起不少小螃蟹。

“看这个!”杜小荷突然惊呼。她在一块礁石下发现了个奇特的贝壳,通体鲜红,形状像朵莲花。

李老大凑过来一看,眼睛亮了:“红珊瑚贝!这玩意儿可少见,能卖好价钱呢!”

王谦却摆摆手:“留着当纪念吧。”

日头升高时,众人的铁桶都装满了。蛤蜊、海螺、螃蟹、海蛎子...收获比预想的还要丰富。

李老大很惊讶:“你们学得真快,比有些本地人还厉害。”

杜勇军呵呵一笑:“打猎和打鱼,道理都是相通的。”

中午,他们在海边支起锅灶,现捞现煮。杜小荷用带来的山东虾皮做了海鲜汤,鲜得让人想把舌头都吞下去。

王建国吃着鲜美的海蛎子,感慨道:“这要是能在屯里经常吃到该多好。”

下午,李老大带他们去看渔船。望海屯的渔船都不大,但装备很齐全。王谦特别注意看了渔网和钓具,心里盘算着要不要也置办一套。

“想学打鱼?”李老大问。

王谦点点头:“想试试。”

“明天我带你们出海,”李老大很爽快,“不过海上不比陆地,得听我的。”

傍晚回到招待所,所有人都累得够呛,但精神都很振奋。王念白的小脸晒得通红,还兴奋地比划着:“爹,我明天要抓个大螃蟹!”

杜小荷清点着今天的收获,心里已经在盘算哪些可以带回屯里。

王谦和杜勇军坐在窗前,看着夕阳下的海面。

“爹,您觉得这儿怎么样?”王谦问。

杜勇军眯着眼睛:“是个好地方。就是...”

“就是什么?”

老人叹了口气:“就是太安静了。这么好的渔场,怎么就没多少年轻人愿意干呢?”

夜深了,海浪声依旧。但这一次,大家都睡得特别香——也许是因为终于见到了梦寐以求的大海,也许是因为白天的劳累。

王谦躺在床上,听着窗外的潮起潮落。他想起了牙狗屯的松涛,想起了黑皮他们。山海相隔千里,却都有着让人心安的力量。

明天就要出海了,那将是另一番天地。

@流岚小说网 . www.liulan.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流岚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