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老爷,姑娘方才又等在门外。”
“见到了豫国公。”林庚进屋道。
“拿准备好的盒子来。”林海道。
“是。”
盒子没有任何镶嵌,也没有任何雕刻,也不多么贵重,就是世家大族都有的紫檀木,但却十分油润,是林家用过几代的物件了。
林海珍而重之的把婚书还有那枚铜令放了进去。
林庚看到铜令,有些疑惑。
“这是萧家传家之物。”林海似有所觉,道。
萧逸家听说祖上十分了得,怎么传家之物是这么个不起眼的玩意儿?
瞧着不是金更不是玉,莫不是个铜的?
林庚心中虽这样想,但没有说出来扫兴的意思,笑着道:“传家之物作为礼,可见豫国公对咱们姑娘的重视。老爷果然没有看错人。”
林海合上盒子,又摸了摸:“先放好。”
“过几日,再给玉儿。”
“你方才说,玉儿在门口,萧逸瞧见了?”
“是,只未说话。”
林海叹了口气:“都是算计罢了。”
“日后,总要看他们的缘分了。”
林庚似乎反应了过来,他伺候林海大半辈子,还是了解他不少的。
这是林海的算计。
他让萧逸看到黛玉的苦,看到她的疼。
他就是让他心软。
人,心软了,便更容易生情——这话,林海以前因为旁的事,就曾感慨过。
林庚安慰道:“先不说什么谋不谋划,今日又不是正式下聘,豫国公大可以只是婚书一封定下这场婚事也就是了,可他偏偏送了传家之物。这总不是老爷的谋划吧?是豫国公中意咱们姑娘呢!”
“老爷说,豫国公为人良善,有侠义之心,所以您才能谋划成功,但老爷也说过,情分这事儿是不好谋划的。”
“可见,是他们的缘分。”
林海笑了:“你竟说出这样的话来,我几乎要信了。”
“老来精老来精,我一辈子了,总得灵光一回。”林庚也笑。
“你哪里不灵光了。”林海叹了口气。
“也不要说一辈子。”
“你想跟着林铎去京城么?”
林庚立刻摇头:“老爷。我不去。”
“你呀。”
“瞒不过老爷。”林庚叹气。
“大爷不缺得用的人,我要去京城,就得老爷低头说好话。何苦呢?”
“我就守着这里,大爷是个赏罚分明的——前几天还给了我一张银票,所以,我守在这里,大爷也会给我工钱的。”
林海有些头疼的闭了闭眼睛,“我总要给你谋个出路。”
“待林铎离开,这里就是空宅,我将这江南得罪了,你呆着不好过。”
林庚浑然不怕的样子:“老爷,我老了,一把菜,一碗米,我就能活好几天,能活几日是几日。”
“你不怕旁人找你麻烦,只是怕林铎。你哪里是怕他?你是怕惹了他,他不肯善待黛玉吧。”林海断断续续说着。
他头痛的明显厉害了,林庚不肯让他继续想了。
“老爷,您先歇歇。”
“明儿再想。”
林海点了点头,不等林庚整理好被子,他便沉沉睡去。
这一睡就是三日。
林庚没有拦着黛玉来陪,药石难进,只能吴大夫施针各老刘头配的汤维持,所以黛玉每日也就是给他擦脸,读书。
但黛玉依旧十分珍惜这样的日子。
期间萧逸最后来了一回林府,明面上是来同林海确认证据,实则同林铎道他晚上就要押主犯启程。
“日夜兼程。抄近道,不用十五日。”他道。
“嗯。一路小心。”
近道山贼出没,不过对于萧逸来说不成问题。
“甄家也派了人去,带了两件珍贵物件儿,是千年前的东西。”林铎道,他在得知消息的时候就同萧逸递了消息,这会儿不过是再说一说。
“皇长子。要封王开府了。”萧逸目色沉沉。
“嗯。听说这位皇长子,可是一位贤德又体恤下臣的皇子。”林铎轻笑。
“对了,他即将娶的那位姑娘,门第不显,只是个四品典正的女儿。”萧逸倒是想了起来。
“夫子不是说过,那位应贵妃,厉害着呢,她亲手选的儿媳,岂会是平凡之辈。”林铎脸色也凝重起来。
“如今多说无益,表哥此去,万事小心。”
“嗯。”萧逸点头。
也不磨蹭,当即就要离去,出了东厢房,看了看对面西厢房开着的房门。
他往那边走了两步,又突然想到了什么,脚步子停,转身离去了。
雪雁恰好看见,回去小心同黛玉说了。
黛玉搁下手里的针线,嗯了一声。
似乎没有任何波澜。
便是林铎来,她也是这个样子。
雪雁急了:“姑娘,您心里难过,您哭一哭可好。”
以前黛玉哭,她担心,现在黛玉一滴泪都不掉,她也担心。
黛玉摇头,也不说话,做着针线。
香囊荷包做了做多了,林海床上挂了几个,林铎房里挂了几个,身上也挂了两个,令七都觉得他家公子阔气的很了。
黛玉还是继续做,累了,就是闭眼一会儿,然后看书,看一段再做针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