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这番插科打诨,厨房里的气氛越发热络。
很快,在王卫国娴熟的操作下,几道香气扑鼻的硬菜就接连出锅了。
笋干是自家晒的,吸收了腊肉的油脂,咸香入味,口感脆嫩。
白菜用猪油渣那么一炒,朴素的蔬菜顿时升华,清甜中带着荤油的香气,是冬日里最暖胃的家常菜。
还有一大锅炖得奶白的猪杂汤,里面放了胡椒粉和酸菜,驱寒又开胃。
最后一道薄荷牛肉沫,则是王卫国的拿手菜,牛肉的鲜嫩混合着薄荷的清凉,新奇的口感总能让人眼前一亮。
当四样菜一盆汤摆上八仙桌时,连见多识广的李振兴都忍不住抽了抽鼻子,眼睛发亮。
“好家伙,卫国你这手艺,不去给那几个首长当厨子都屈才了!”
李振兴看着满桌的菜,又看了看窗明几净的屋子,忍不住酸溜溜地感叹道。
“你们这小日子过得,比我们这些在城里机关大院的都舒坦。”
“哈哈,李爷爷您要是喜欢,就多住几天,我保证换着花样给您做,绝对把您老伺候得满意!”
王卫国给李振兴和自家爷爷面前的酒杯都满上,澄澈的白酒在杯中晃动,映着窗外的阳光。
“用你说!”
李振兴端起酒杯,跟王长林碰了一下,发出一声清脆的响声,然后一饮而尽,舒爽地哈出一口酒气。
“老周批了我们五天假,这五天,我们就赖你这儿了!你小子可得好好给我们安排安排。”
他这话说得毫不客气,显然是真没把王卫国当外人。
他心里也跟明镜似的,知道王卫国这小子路子野,富着呢。
“那必须的!”
王卫国笑着满口应下,拿起筷子招呼道。
“来来来,都别看着了,动筷子!尝尝我这手艺退步了没有。”
窗外,王山带着一群孩子跑累了,正嘻嘻哈哈地往家走。
屋子里,酒杯碰撞,笑语晏晏。
新年的第一天,就在这热气腾腾的饭菜和浓得化不开的人情味里,缓缓拉开了序幕。
酒足饭饱,收拾完碗筷,王卫国又搬出几把竹椅子,和王长林、李振兴、周华四人在洒满懒洋洋冬日暖阳的院子里坐下。
一人点上一根烟,青烟袅袅,气氛惬意又闲适。
“还是你这儿舒坦啊老王。”
李振兴靠在椅背上,眯着眼享受着难得的宁静。
“没有开不完的会,也没有看不完的文件,就是天塌下来,都觉得离自个儿远得很。”
“李爷爷您老要是真喜欢,以后退休了就搬来住,我给您养老。”
王卫国笑着打趣。
话音刚落,院门外就探进来几个脑袋,是沈军和沈富国家里的长辈。
他们脸上带着几分拘谨和期盼,看到王卫国,连忙搓着手走进来。
“卫国啊,没打扰你们吧?”
沈军的父亲,一个老实巴交的庄稼汉,有些不好意思地问道。
“叔,说的什么话,快坐。”
王卫国起身招呼。
他们是来打听沈军和沈富国在部队的情况的。
虽然之前通过信,但总觉得不如当面问得踏实。
周华作为部队里的直接领导,自然最有发言权。
“两位叔伯放心。”
周华收起了平时的嬉皮笑脸,坐直了身子,神情严肃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