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24章 全都升了?和不升有什么区别?(1/2)

常务拿着手中的圣旨开始诵读,和之前朱元璋时代的圣旨也没有太多的差别。

当然,也不至于是一点都没有,现在的圣旨,到底还是用上了一些词汇的,不像是朱元璋那样完全的大白话,

朱允熥如今的圣旨,更类似于是后世的那些政府的公文,

“为确保大明更好,更快速的发展!”

“朕决定,对六部进行更详细的拆分!”

常务说着,在这里停顿了一下,以前的六部之中,几乎也涵盖了各大职能。

不管是教育,财政,税收,民政,刑罚,司法,监察,外交等等,

大多数的类别都有,不是在六部之中,就是在都察院,大理寺这些部门之中。

只不过很多东西却更加的笼统一些。

就类似于户部之中,直接分了

而每个清吏司之下,则是有四科细化管理。

分别是户部司,度支司,金部司和仓部司。

其中户部司主管的是户籍,土地,还有赋税和财政收支。

这个就包含了后世之中的一部分的民政,农业,还有税务,财政等。

还有度支司则是统筹国家的预算和财政调度。

和财政有一部分的重叠,还有类似于后世的一些什么会之类的。

金部司则是主管的是监管货币流通和库藏出纳等事情。

和后世之中的银行,那个发行货币的银行有着同样的作用。

参谋搞不死则是负责粮仓储藏和物资调拨,和后世之中的粮食局还有其他类似的部门。

一个户部,就已经管理了这么多的部门。

几乎涵盖了后世之中,大多数的部门,也都分化的很是明确。

只不过,却有不少重叠,一些细致的地方,划分的到底还不是那么明确。

像是财政方面的事情,有些时候,容易被他们这些人推诿。

这个也是经过了不知道多少大神的测算,加上不断地试验才出来的结果,朱允熥也相信这样的结构。

只不过,以前是没有那个条件去做这个事情,现在倒是稍稍的满足了一些。

而且,朱允熥猜测,以前的那些皇帝,或者是那些大臣们,不是没有考虑到这些问题。

但是估计面对的和朱允熥一样的问题,条件达不到。

这个问题就是人员的问题,以前在他们国家,读书的人才有多少?

掌握上升渠道的又是哪些人?

他们会乐意有人来给他们分享这样的富贵吗?

想要细化这么多的人,他们也找不到这么多的人。

总不能真的将一些大字不认识几个人的人提拔上来吧?

不要说皇帝不会这么做,怕是也做不到这样的事情。

即便是到了后面,隋唐之后的科举考试,但是读书到底还只是很小很小的一部分人的专利。

其余的人可没有那样的资格去读书,根本没有足够的人去实现这样的目标。

不过,哪怕是随着时间的发展,有了这样的人数,但是经济上,也是一个巨大的问题。

找这么多的人,就仅仅只是给这些人的俸禄,就需要花费他们多少钱,多少税收?

其他的事情还要不要做了?

也不可能将所有的人都安排到位,哪怕是到了后世,不还是存在这样的情况吗?

每年都要给这些人发放多少工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流岚小说网 . www.liulan.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流岚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