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14章 哭诉天庭 榜前推诿(1/2)

紫霄宫内,氤氲紫气如潮水般流转不息,那高悬穹顶的万千大道符文明灭不定,洒下清冷光辉,将整座宫殿映照得宛如天道意志的具现。自玄顽子与女娲高踞与云床平齐的莲台之后,宫内的气氛便愈发凝重压抑,仿佛暴风雨来临前令人窒息的死寂。那两座巍峨莲台——一座混沌之气缭绕包容万象,一座造化青光绽放生机无限——如同两根尖锐的刺,深深扎在所有天道圣人的眼中,梗在他们的心头,无声地挑战着既定的秩序与威严。玄顽子斜倚在混沌莲台之上,姿态看似惫懒随意,可那半眯着的眼眸开阖间,偶尔闪过的一丝精芒却锐利得仿佛能洞穿一切虚妄;女娲则端坐于造化青莲,静美雍容,周身流淌着创造与生命的气韵,只是那微蹙的黛眉间,藏着一抹对即将到来风暴的深沉忧虑。地道众圣,如厚德载物的后土,仙风道骨的镇元子等,皆气息相连,默然肃立于两位身后,气机沉凝如山,与对面蒲团上落座、面色阴沉似水的天道诸圣,形成了泾渭分明、隐隐抗衡的对峙之势。

高踞无尽虚空之上,身影始终模糊不清,仿佛已与浩瀚天道融为一体的鸿钧道祖,对下方这无形的交锋似乎毫无所觉。他那淡漠无情,不含一丝烟火气,如同万古寒冰、九天罡风般冰冷的声音,再次如同天道律令般响起,每一个音节都蕴含着无可抗拒的意志,清晰地烙印在每一位圣人的元神深处,激起道心涟漪:

“天庭,乃洪荒之正统,承天启运,统御万灵,掌周天星辰之轨迹,理阴阳秩序之平衡,维系洪荒天地之运转,是为天道彰显、秩序具现之无上枢机。”他的声音平稳无波,却带着裁定乾坤的威严,“然,今时今日之天庭,神位多缺,司职空悬,周天星斗运转因之神力不济,时有晦涩;阴阳秩序因之调理无人,偶生紊乱。长此以往,天道有缺,法则松动,洪荒不稳,量劫遂起。故天道感应,气运交感,降下封神之劫,需有三百六十五位正神归位,各司其职,各安其命,以补全天道权柄,稳固乾坤秩序,此乃定数,无可更易。”

这“定数”二字,如同洪钟大吕,又似最终审判,带着命运般的沉重与不可违逆感,重重地压在了所有圣人心头。

话音甫落,早已侍立在下方案前,形容憔悴、面色悲苦彷徨,如同惊弓之鸟的昊天上帝与瑶池金母,仿佛终于等到了这唯一能主持公道的时刻,再也顾不得什么天帝颜面、王母威仪,几乎是连滚带爬地扑跪在地,未语泪先流,声泪俱下,将那积压了无数元会的“委屈”与“无助”演绎得淋漓尽致,凄惨之状,足以令铁石动容。

“道祖!慈悲!诸位师兄师姐,明鉴啊!”昊天上帝泪流满面,声音哽咽沙哑,带着一种走投无路的绝望与悲愤,“非是昊天与瑶池无能懈怠,尸位素餐,枉受道祖重托!实是……实是天庭名不副实,空有其表,无人可用,无神可遣啊!”他捶胸顿足,痛心疾首,“政令……政令不出凌霄宝殿,旨意难达四海八荒!那些自上古妖庭时期遗留至今的妖族旧部,仗着资历辈分,修为强横,对天庭诏令阳奉阴违,推三阻四,他们……他们眼中只有女娲师姐之法旨,何曾将我这天帝放在眼里?!还有那些出身玄门的仙神,自恃乃圣人道统,或是敷衍了事,出工不出力;或是听调不听宣,各自为政!各方势力,诸多大能,谁肯真心听调?谁愿尊奉天庭号令?偌大天庭,看似威严神圣,实则运转维艰,几成空壳摆设,徒惹洪荒众生暗中嗤笑!长此以往,天道秩序何以维系?洪荒安宁何以保障?昊天……昊天每每思之,皆感五内俱焚,惶恐万分,愧对道祖信任,愧对天道重托啊!”他一边哭诉,一边以袖用力拭泪,情状可谓闻者伤心,见者落泪。

瑶池金母亦是珠泪涟涟,哽咽着补充道,声音凄婉欲绝,令人心碎:“恳请道祖与诸位圣人垂怜,念在天庭维系天道不易,念在洪荒众生需要一个稳定秩序庇护,赐下贤才,以补神位,助我二人稳定天庭,梳理阴阳,调和四时,统御万灵,使天道运转无碍,使洪荒得以宁定!此恩此德,昊天、瑶池永世不忘,天庭亦永感诸位圣人之恩德!”她话语凄切,姿态放得极低,几乎是在哀求,将天庭的窘迫与自身的无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端坐混沌莲台的玄顽子,嘴角几不可察地撇了撇,眼神深处闪过一丝毫不掩饰的嘲讽与玩味,传音给身旁的女娲:“师妹你看,这哭丧的功底,这声情并茂的表演,不去凡间戏班子登台,真是屈了这身帝王行头了。”女娲闻言,唇角微弯,似有一丝无奈,以眼神示意他收敛些,莫要在这等场合再惹是非。

鸿钧道祖面容隐于无尽天道道韵之后,看不出丝毫喜怒,仿佛下方哭诉的并非统御三界的天帝天后,而是两只微不足道的蝼蚁。他只是那淡漠的声音再次响起,如同冰冷的规则本身在回应:“尔等之情,天道已知。天庭之困,正是此封神之起因。封神榜出,正合此用,以应劫数,以全天庭,此乃天命所归。”

说罢,也不见其有何动作,虚空之中,蓦地绽放出无量金光,瑞气千条,霞光万道,将整个紫霄宫映照得一片辉煌!一道散发着玄奥莫测、仿佛承载着天命兴衰与无尽劫运气息的巨大金色卷轴,自鸿钧那宽大的袖袍之中缓缓飞出,无声无息地展开,悬浮于诸圣面前的虚空之中。那卷轴不知是何材质,非丝非帛,非金非玉,似虚似实,其上大道符文流转不息,生生灭灭,隐约可见“封神”二字沉浮不定,每一个笔画都仿佛由无数细小的天道法则锁链凝聚而成,目光触及,便觉心神摇曳,仿佛能窥见未来那弥漫洪荒的无边杀伐之气、纠缠不清的命运丝线与真灵哀嚎之景。正是那注定要掀起洪荒无边腥风血雨、引动万千仙神竞折腰、决定无数生灵命运的封神榜!

“此榜,”鸿钧的声音依旧不带丝毫感情,如同在陈述一个与己无关、却又无可更改的事实,“需有三百六十五位正神之名,引动真灵,受天敕封。尔等圣人,立教传道,教化众生,门下皆有弟子门人,承袭尔等气运,亦沾染红尘因果。福缘深浅,业力纠缠,根性优劣,皆在此无量杀劫之中走上一遭。当于此榜上签押姓名,以应劫数,以全天庭神位,稳固天道秩序,此乃天命,亦是尔等门下必经之考验。”

然而,这封神榜一出,榜文之上那隐隐传来的、冰冷无情、束缚真灵、受制于天庭封神榜、从此失去逍遥超脱之本的可怕气息,让宫内本就凝滞沉重的气氛,瞬间降至冰点,陷入了一种更加诡异、危险,仿佛一点火星就能引爆整个紫霄宫的死寂之中。在场的诸位混元圣人,哪个不是智慧通天、算计深远、历经无穷量劫的存在?谁不清楚,一旦名字被签上此榜,纵然是修为高深的金仙,乃至大罗,量劫之中若不幸肉身陨落,其一点真灵也得被强行吸入榜中,受那天庭神职束缚,从此听调不听宣或许都是奢望,更多的是身不由己,看似得了神位,享天庭气运俸禄,受天道庇护,实则失了逍遥超脱之根本,再难自主修行攀登更高道境,道途几乎断绝!这等同于将门下精心培养、寄予厚道的弟子们的命运与自由,亲手交予他人之手,受制于昊天瑶池!这对于视道统传承、弟子门人为自身道途延伸与气运根基的诸圣而言,无疑是难以接受,甚至堪称残酷的。

沉默,如同最沉重的太古神山,压在每一位圣人心头,在宏伟的宫殿中无声蔓延。诸圣皆是眼观鼻,鼻观心,或是面无表情,或是眸光低垂,无人愿意第一个开口,去做那出头之鸟,接下这烫手山芋,承担那可能断绝门下弟子道途的“恶名”。

终究还是那位看似清静无为、超然物外,仿佛早已与大道合真的太清老子率先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沉默。他甚至连眼皮都未抬一下,仿佛眼前这关乎无数仙神命运、影响洪荒未来格局的封神榜,与路边一颗石子、空中一缕浮云并无区别,声音清冷而淡漠,不带一丝一毫的烟火气与情绪波动:“吾人教门下,仅玄都一人,秉承无为清静之道,不染红尘杀劫,不沾因果是非,与此榜无缘。”一句话,轻飘飘,淡然然,便将自身与人教摘得干干净净,彰显其超然物外、不惹尘埃的立教根本与圣人立场。以其人教弟子稀少到极致的事实,加上他身为道祖首徒的身份与深不可测的修为,倒也无人敢出言质疑或强行逼迫。

玉清元始天尊紧随其后,他面容肃穆庄严,带着一丝天生的尊贵与对自身玉清道统的绝对自信,朗声开口,声音在金殿中回荡,清晰而坚定:“吾阐教弟子,个个皆是跟脚深厚、福缘绵长、品行高洁、顺天应命之士,身负天命,乃福德真仙,道心坚毅,早已超脱凡俗,岂会轻易遭此红尘杀劫,上榜受缚?无人可签,亦无人该签此榜!”他将“顺天应命”与“福德真仙”咬得极重,目光似是不经意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优越与审视,扫过对面那号称“万仙来朝”、门下品类繁杂的截教方向,其意不言自明,隐晦地将那应劫的“名额”指向了根行浅薄、湿生卵化之辈众多的截教。

西方接引与准提二人,此刻更是将那源自西方的“悲苦”面皮功夫做到了登峰造极之境。只见二人脸上瞬间堆满了如同承受了西方大地所有贫瘠与苦难般的悲苦之色,眉头紧锁,眼神黯淡,仿佛下一刻就要滴下泪来。准提道人更是抢先一步开口,声音带着一种独特的、仿佛能引动生灵内心深处最柔软恻隐之心的感染力:“道祖明鉴,老师慈悲!我西方之地,不同于东方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实是贫瘠荒凉,灵气匮乏久矣!众生苦楚,修行艰难,人才凋零,百业待兴!门下虽有几个不成器的弟子,跟随我等苦苦修持,却也多是心性纯良、毅力坚韧、一心向道之辈,实无福德深厚、根性超凡、能担此神位重任之弟子可填此榜啊!若强行签押,只怕非但无益于天庭,反而误了神职,玷污了榜文,反为不美。还望道祖体恤我西方不易,众生疾苦,慈悲为怀!”一番话说得是情真意切,悲天悯人,将自己与西方教撇清得一干二净,仿佛西方才是这洪荒最该被怜悯与豁免的苦寒之地。

女娲娘娘坐于造化青莲之上,神色平静无波,周身自然流淌着创造万灵、补天救世的雍容气度与无边功德清光,她淡然开口,声音清越如玉磬,不带丝毫犹豫:“吾已证混元,超脱物外,创造人族已全造化之功,补天救世亦尽守护之责。门下并无传人,亦不立大教,无人可签,与此榜无关。”她与玄顽子并肩同坐,地位超然,其表态也无人能够置喙,天道圣人纵然心中有所想法,此刻也绝不敢将主意打到她的头上。

皮球就这么在诸圣之间小心翼翼地踢了一圈,最终,所有的目光,或明或暗,或直接或含蓄,或逼迫或无奈,都不可避免地聚焦在了那位身穿青色道袍,腰悬青萍剑,面容刚毅却始终沉默不语的通天教主身上。元始天尊的目光更是带着一种近乎理所当然的意味,直视通天,那眼神冰冷而锐利,意思再明显不过:你截教号称“万仙来朝”,门下弟子众多,鱼龙混杂,品类不齐,因果纠缠也最深,良莠不齐者众,这封神榜上的三百六十五个名额,于情于理,于公于私,无论如何,大半都该由你截教来出!此乃你截教命中该有之劫!

通天教主面色“变幻”,眉头“紧锁”成一个深刻的“川”字,牙关紧咬,宽大道袍下的拳头时而握紧时而松开,显出一副内心正在经历着“激烈挣扎”、“痛苦不堪”、“难以抉择”的模样。他目光“艰难”地扫过自家兄长元始那冷峻而逼迫的脸庞,又“无助”地看向西方二圣那仿佛写满了“我西方太苦”的悲苦神情,最后“绝望”地发现大师兄太清老子依旧眼观鼻、鼻观心,神游太虚,仿佛周遭一切皆与己无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流岚小说网 . www.liulan.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流岚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