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未落,朝堂内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愣住了。
靳辅满脸诧异之色,显然没有料到事情会发展到这般地步;而于成龙则是一脸茫然,完全摸不着头脑。
明珠亦是面露惊色,显然对康熙此举感到十分意外;唯有索额图嘴角微微上扬,——他已然猜透了康熙内心真实的想法。
康熙率先走出太和殿,刚刚出门口,转头瞅了瞅跪在地上的臣子,冷哼一声离开了。
明珠和索额图率先站起身来,对视一眼,谁都没有说话。
就在此时,于成龙站起来,瞅了一眼靳辅:“总督大人,看起来支持您的人不少啊.......”
说罢,于成龙甩着袖子大步流星的离开了。
“呃......”靳辅此时有些郁闷,说到底,在言辞方面,自己确实输了,输的体无完肤。
虽然靳辅自认为占据道理,但拙于言辞,面对索党官员连珠炮似的诘问和隐含人身攻击的指责,往往气得浑身发抖,却难以有效反驳。
而于成龙在徐乾学等人暗中支持下,言辞犀利,且占据“为民请命”的道德高地,在气势上占了上风。
乾清宫内,康熙正全神贯注地凝视着眼前那张巨大而复杂的舆图。
地图上,黄河与淮河如两条凶猛的巨龙,在黄淮地区肆意横行,制造了数不清的灾难和混乱。
自上古时期大禹治水开始,直至今日的大清王朝,历代都有许多杰出的治河能人挺身而出。
他们绞尽脑汁,试图驯服这两条桀骜不驯的河流,但黄河依旧怒吼奔腾,淮河依然冷酷无情。
千百年来,依赖于这两条大河生活的百姓们,遭受了数以百计的洪水侵袭,苦不堪言。
乾清宫的立柱之上,刻有康熙亲自题写的“三大事”:其一便是铲除三藩之乱;其二则是保障漕运畅通无阻;最后一项,则关乎治理河患。
如今,三藩已平,康熙心中稍感宽慰。
然而,接下来面临的漕运和河工问题,实际上正是由黄淮泛滥所引发。
三藩之乱平息之后,朝廷每年赋税收入的半数以上,都被用于支付河工费用以及维持漕运运转。
康熙并不畏惧耗费巨资,甚至不惜倾尽所有来解决这些难题。
但自三藩之乱爆发至今,朝廷早已囊中羞涩,几近枯竭。
先是调集兵力组建水师征讨台湾,紧接着又在东北地区大兴土木,构筑瑷珲城和墨尔根城,并对入侵的罗刹展开激烈战斗。
若想彻底根治黄河水患,银子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可眼下,尽管康熙有心慷慨解囊,无奈国库存银却显得异常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