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套子不仅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还意外地给这种步枪带来了一个独特的外号:老套筒。
不过,无论是好是坏,现在这些老套筒都被交到了陈荣的手中。
对于这些被鬼子视为废铁的武器,他们甚至连将其运回去的想法都没有。
毕竟,这种步枪的性能实在太差劲了,鬼子们甚至怀疑用它去打兔子,都未必能打死。
尽管如此,陈荣心里很清楚,目前他面临的最大问题并不是武器的质量,而是兵力的严重不足。
在这样的情况下,到哪里去寻找更多的兵源就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经过深思熟虑,陈荣决定第一次直接使用农夫的代号,向龙巢发出联系请求。
在经过龙巢社工部的反复确认之后,终于得到了回应:他们会派人到山区来支援。
当然,社工部并不会轻易相信任何人,所以他们进行了严格的核实。
而陈荣这边,为了保险起见,他同时也向苏北的根据地发出了联系请求。
毕竟,他所在的地方与苏北根据地相距不过两三百公里,两地的联系人应该能够很快上路并赶到这里。
时光荏苒,转瞬即逝,陈荣在龙巢和苏北的有力支持下,成功地收编了众多地方游击队和区小队。
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他所率领的部队人数如滚雪球般迅速增长,竟然已经突破了一千五百人之多!
在这一千五百多人的队伍中,有几十位来自苏北根据地的军事教官和政工干部,他们对此次任务心知肚明,目标明确——将这支部队打造成一支表面上的伪军。
就在这个时候,陈荣得到了来自多个部门的大力资助。
首先是一批从派遣军司令部批发下来的电台,这些电台对于部队的通讯联络至关重要。
此外,还有大量从倭国鬼子和国府军队交战中遗留下来的废旧武器,而冈本司令官更是慷慨地让陈荣将这些武器全部拉回去,任其自由挑选。
这些武器都是国府军队在仓皇撤逃时丢弃的,其中不乏一些性能优良的好东西。
特别是在金陵大战中,国府军队遗弃了不少汉斯国制造的武器。
于是,陈荣的部队迅速装备上了毛瑟98K步枪、C96驳壳枪以及MG34机枪等先进武器。
如今,除了身上那身屎黄色的军服稍显难看外,陈荣的部队在装备方面已经堪称精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