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节阅读 8(2/2)

不知道现在大洋对岸的竞争对手们现在在干嘛乔布斯和沃兹的苹果ii已经开始热卖了吧,他们应该很快成为百万富翁了。

比尔大门应该还在完善他的basic语言,这个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家伙肯定在计划着怎么占领软件市场。

戴尔现在应该在推销他的邮票,估计也差不多买他的宝马跑车了。

自己呢曹长久苦笑,嗯,收获也不小,至少现在世界上研制巨型计算机的人也不是太多,自己就是其中一个。

曹长久心中还是感谢王所的,毕竟是他让自己进入了这个领域,放在以前自己也是不敢想象的事情。

在这里也快待了大半年了,曹长久觉的自己的基本功明显见长,学到了很多理论上没有的东西。巨型计算机无论在什么时代都是科技前沿,所有的技术没有捷径,只能是一步一步的积累所得。

大半年的锤炼也让曹长久收起了骄傲之心,努力地向别人学习自己弥补自己不足,同时也将自己知道的先进理念努力的实现。但人力有时而穷,除了软件方面,曹长久还没有什么让人认可的成果出来。

样机的组装迫在眉睫,可是国产元件的研制进度却是严重滞后,上面催的紧,王所急得团团转。

但这种大工程也是全国通力合作,一个环节跟不上就会拖累整个系统,王所是总指挥,但是对此也没有办法,只好一趟一趟的跑工厂。

曹长久工作早就完成了,自告奋勇的要和王所一起去半导体工厂考察进度。他早就对芯片制造感兴趣,只是没有机会。梦中的他曾经和芯片制造企业打过交道,唯一一次参观的机会却因为一个小事而错过。

那时候他跟着洋老板在国外一个芯片制造厂考察,一番交流之后终于要进厂参观了,曹长久兴致勃勃的准备换衣服。

谁知道芯片厂的负责人不经意的问了一句你们中午吃的什么

洋老板回答说吃的海鲜。

曹长久现在还清楚的记得那个狗日的负责人是怎么拒绝他们的,理由居然是进车间不得吃鱼虾

这是哪门子规矩曹长久百思不得其解,后来听他们解释说鱼虾含有大量的磷元素,人吃过之后呼出的气体会污染车间的空气。

而芯片制造最忌讳的就是这个,一旦有人吃了鱼虾进车间,车间里会几个星期莫明其妙出废品。

那个负责人当时可是义正严辞的拒绝了曹长久的参观要求,任曹长久陪着笑脸求他,那表情仿佛欠了别人十几万,看的曹长久直想抽他。最后那个负责人也不过是送了曹长久一块报废的芯片就结了。

想不到这次穿越还有机会接触电子行业最核心的制造业,还是华夏自己的,曹长久真是好不期待。

谁知道这一个小小的机会,却成了曹长久整个人生传奇的开始。

鱼冒泡了:校园,几乎永盛不衰的yy话题,鱼也知道让长久进去可以产生许多段子,吸引很多读者的眼球。

可是鱼很困惑,一个有着成年记忆的傻b穿越了,会选择上学吗,更何况是那个年代77年才开始重新高考如果是我,肯定不会,因为有更自由的选择。就像鱼喜欢的徐公子大大说的,一个猴子成精了,会说人话变人样,他会回到猴群中做猴王吗

至于人情,是我的弱项,我根本不知道怎么写才能不俗,很苦恼,所以直接让长久这家伙无父无母,还是个自闭症患者初愈。以后慢慢变吧,。

也许是鱼的脑袋有点僵,我不喜欢校园,恨种马,拳打言情脚踢作弊器,懒得写设定,总之满身的毛病。鱼只想写一点真实的,可能的强国yy文。祈求老天保佑,让鱼越写文笔越通畅,不再像毛老说的那样文章硬如铁,啃的满嘴血,知足矣

十八

这次757工程很重要的一环就是专用集成电路制造,由于国际上的封锁,国家决定757工程要使用自己研制的集成电路。

大型机上使用的集成电路与其它的不一样,对速度有特别的要求,所以必须要用一种叫做ec的高速集成电路。

而ec在当时的华夏还不能生产,只是处在研发并小规模试制阶段。这东西不能到位将严重影响757大型计算机的工程进度,所以王所才来上海冶金所寻求帮助。八五八书房鱼冒个泡:正史中757机的关键元件ec集成电路是由北方748厂研制的,成品率极低,小说在此胡编一下,哈哈勿怪

曹长久搭了一个顺风车,死皮赖脸的要跟着一起去,不停的强调自己是第一次出远门,还是去上海。

王所拗不过他,也只好带着他一起走。

王所虽然年纪大,好歹也是老革命了,身子骨还行。在火车上,王所给长久讲当年自己在上海读书的事情。

“那年我十六岁,来到了上海工学院,半工半读。就是那一段时间我学到了东西,后来又转到了北平工学院,学习电机工程,才算是入了行。想起那时候的事情啊,真是怀念啊。”王所点起一根烟,看着曹长久乌黑的头发,再摸摸自己的,心中不由得一阵感慨。

曹长久连忙掏出火柴,熟练的擦着了,给王所点上,顺便自己也叼起了一根。

王所还真没看过他这样,诧异的笑道:“小伙子业务挺熟练嘛小小年纪抽烟可不好。”

曹长久捏熄了火柴:“我小时候经常给爷爷点烟,爷爷不在了,也就没人管我了。”顺手就扔出了窗外。

可怜的孩子,王所暗道。不过他忍不住又问道:“我像你这个年纪还在上学呢你要是想的话,我还认识几个人,以你的水平进清华北大没什么大问题,嗯好歹也弄个文凭。”

曹长久笑道:“您当年不也是半工半读嘛,再说了现在有哪个大学教的东西能和我们现在做的相提并论文凭这个东西嘛,您都说了,认识人就可以进大学了,那这玩意有什么用等我有钱了我自己办两个学校。”

王所不解:“干嘛办两个学校”

曹长久认真的说:“给我自己发两个文凭,一个送人,一个烧着玩。”

王所哭笑不得,和长久相处的久了,也知道这小子外表无可无不可,什么都无所谓,其实内里执拗的很,认准一个道理坚持到底,很有主见。

也许这就是少年老成吧,王所心想。遂不和长久讨论这个话题,只说些自己以前的见闻经历,这倒让长久听的目瞪口呆,言语不能。

王所是山东人,幼年家中破产,十六岁便漂泊在外,所学机电专业,几乎在国外各驻华大公司都做过,按现在的说法也是一个外企白领。

后来王所和八路有了联系,利用自己

@流岚小说网 . www.liulan.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流岚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