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急的直转圈圈:“这也不行,那也不可,非要我五万大军全军覆没你等才甘心”
“陛下恕罪”恩,众臣低头,龙哥哥暴脾气上来了,低头不是错。
“哎呀,哪那么多事,要不我去把那盖苏文抓来抽皮鞭”林风插了句嘴。
李二摆手:“暂且不需你去,你若有过河的主意不妨说说。”
林风哪有啥过河的主意,不过突然想起现代军队搭建浮桥,拿绳子游泳过河搭建浮桥,便出主意道:“用重型床弩,弩箭后系上粗绳,选择最窄之处,射到对岸,让对岸尉迟将军将绳索固定。如此多用些绳索,再铺木板,肯定可以过河。”
“这数十万大军连绵不绝,粗绳未必能承受如此负担,若是中途断裂,岂不危险”李二对着绳子拉出来的桥不放心。
“能过去就行了啊,只要能过河,那就可以打造铁索,用铁索横江,跑大象都行。”林风心里都骂李二死脑筋了,这不是床弩射出去的弩箭带不动铁索么,能带直接发射铁索还省事。
“妙,此法甚妙,李靖,依此办理,先试床弩可否将绳索射过辽河。”李二高兴了,这才是真正能用的办法。
李靖立刻找地图,看哪里河面窄,河岸高,河岸不高还得被水冲。不多时便在地图上找到一处合适的位置,距此不过三四里。
从军中找了一架射程最远的车弩,车弩上装的巨弩张力达到八百六十公斤,有几个发射槽,最远射程超过一公里,弩箭长度都一米多长。再将长绳两两相连,打上死结,以圆形摞起来,给弩箭省点力。
然后众人带着车弩、工匠,到了李靖选定的架桥位置。这里位置高,高出河面十数米,是一处山崖,对面同样是一处山崖,却比这边要矮几米,两边相距不过三四百米。如果不系绳索,这弩箭随便都飞没影,这系上绳索还真不知道能不能射过去。
“便在此处试试,若可行,用弩箭送信给尉迟恭。”李二急不可耐,让李靖赶紧试。
李靖也不磨蹭,兵贵神速,这磨蹭下去鬼知道会出什么变化,让工匠调试好车弩,绳索系好,直接朝对面发射。
工匠将绳索一端系在弩箭上,另一端系在旁边一棵大树上,然后牵来两匹马,另外用绳索一端系在床弩弩弦,另一端系在工具套上马匹。
把车弩用木桩固定,驱赶马匹拉开弩弦,架设好弩弦后取下弩弦上的绳索。这架车弩拉弦的机括还没安装,并不完善,是军中射程最远的车弩,工部新制出来正好丢到军中试验。
把带有绳索的弩箭放进发射槽中,工匠将发射机括猛的按下,弓弦在弩臂巨大的拉力下将箭枝射向对岸。
一定要过去啊众人都是一般想法,这枝弩箭承载的是五万人的生命,由不得众人不重视。
要不是李二死要面子,林风拿自己那把弓都能把绳索射过去了,看着已经飞过一半河面的弩箭,已经开始呈下降趋势,拉这么长的绳索,已经很不错了。
眨眼间,弩箭已经快抵达对岸,可众人看那弩箭都已经到了强弩之末,不一定能射到对面岸上,心里不由得一紧。
噗,这一声众人并没有听到,下面河水湍急,水声那么大,哪能听到数百米远的声音。
弩箭射到对岸,虽然在岸下面数米,但是众人还是很开心的笑了,这就可以了,让对面用绳索悬挂士兵将长绳拉上去,固定好就可以发射第二条绳索。
“林风,你又立一功,且记在功劳簿上,待击败高句丽后再论功行赏”李二开心的给林风画饼。
林风撇了撇嘴,谁稀罕啊,估计又是拿点啥看不上眼的玩意来打发人。
251、火药炸新城城墙
和尉迟恭联系上之后,发动工匠士兵连续数日打造铁索,从架设的绳索桥拉到对岸,辽河上架起了五座宽大的铁索桥。
数十条铁索的桥面以厚实的木板铺设,固定之后上面跑马都没问题,数十万大军从四座铁索桥上源源不断的渡过辽河,后勤物资专门空出一座铁索桥运输,等到大军通过之后,五座铁索桥都会用来保障后勤。
过桥又去了几天时间,这桥不比地面,不能密集行军,留下两万人马守住大桥两端,这是生命线,要是被破坏了几十万大军都得饿死在高句丽。
“盖苏文小儿如今在何处”中军大帐,李二意气风发,过了辽河,补给又能跟上,二十余万大军面对盖苏文二十多万军队加几十万民夫,李二一点都不怵。
这盖苏文出自渊氏家族,正确来说应该叫渊盖苏文,他老头是高句丽大对卢,也就是宰相,掌握高句丽军政大权。
这盖苏文今年不过二十四岁,要不是家里老头流弊,哪能轮到他统领几十万人马。盖苏文早已得知唐朝皇帝亲统三十万大军前来,摄于大唐灭突厥之威,不敢野外浪战,大军分布于新城、辽东城、白岩城、盖牟城、安市城、后黄城,沿千山山脉布防。
新城最靠近辽河,是高句丽抵御中原王朝和游牧民族的重镇,盖苏文在此处布置了五万大军和两万民夫,如果唐军攻城,后方皆可支援。
“盖苏文如今在辽东城,但我等却需先攻新城,否则后路不稳。”斥候、细作早已将情报打探回来,李靖已有准备,对答如流。
“那新城有多少人马,城防如何”
“新城之中,有兵五万、民夫两万,城防坚固,兼有后方支援,一时不可得之。”李靖对这新城早已摸的滚瓜烂熟,想了许久都没想出该怎么攻破新城。
出境作战,远离长安三千里,搞什么围城打援那是自找死路。高句丽早已囤积了大批粮草物资,而大唐则需要源源不断的从后方运输粮草,这么远的路程人吃马嚼,运输路上就消耗过半,能运到前线的仅有几成。
三十万大军如果在高句丽战争中旷日持久,建国不过十年的大唐很有可能直接就被拖垮,所以这场战争需要的是速战速决。
就算不能灭高句丽,也不可能在高句丽呆太长时间,再过不久就要进入秋天,秋天必须结束战争,不然冬季一到,北方大雪纷飞,粮草运输受阻,士兵又不适北方严寒,很有可能被高句丽趁机全灭。
李二刚还在意气风发,被李靖一闷棍打了个晕头转向,新城必须打,可是城防坚固一时之间难以攻下,这第一仗就是大麻烦,后面全是山城,易守难攻,难道不用打了,直接罢兵休战,回去老婆孩子热炕头
“这要如何是好”
林风穿着一身书生服,拿个扇子在那扇,这天气还是挺热的,虽然已经不惧严寒酷暑,可心理上还是没转变过来。
李二瞅着林风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