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吃惊的同时,来恩关掉搜索引擎,他进入北美电影网站。
北美电影网站是集票房,电影新闻,采访介绍,以及论坛交流为一体的大型电影门户。
因为他的独立性,北美电影网基本上对全球所有的影评都有比较公平的评价。
带着不可思议,来恩进入了北美电影网的讨论。
只是可惜,来恩所希望看到的真实内容并没有在北美电影网出现。
相反,北美电影网论坛同样被艾微塔屠版。
而屠版的内容,只有一句话,艾微塔必拿一个月之后的奥斯卡金象奖。
看着无数为艾微塔激动不已的电影粉丝,来恩简直不敢相信。
直到好一会儿,来恩这才找到了艾微塔疯狂的原因:一份来自女王的内心独白。
什么样的电影称之为好电影
有人说,精彩的剧情。
也有人说,好看的画面。
还有人说,过硬的演技。
不过,这一些也只不过是一个抽象的内容。有很多电影满足这一些条件,但未必有人称之为好电影。就像艾微塔,此前的90多分钟,在美国上映的观众没有人认为这是一部好电影。
只是,有的时候,电影艺术往往就是这么奇怪。
哪怕艾微塔前面90分钟众人都感觉一般,哪怕“艾微塔”前面90分钟大家都没有觉得哪里有代入感,哪怕90分钟大家都感觉这部电影很无聊。但是,只要有一分钟感动观众的镜头,那么,这一部电影必然在他们心中留下难于磨灭的记忆。
就像大圣归来中孙悟空抽出耳中的如意金箍。
就像“我为书狂”最后一句诱惑死人的经典句子。
就像男人那么一瞬间的"gaochao"。
别说是几分钟,哪怕只是一秒钟,一个画面,那将成为永恒。
艾微塔中的女王独白,也有着这样的魅力。
“艾微塔。”
影片结束,所有观众记住了这位“阿根廷”女王。
“阿根廷,别为我哭泣。”
这一句如诗一样的句子,一直在人们心头回响。
至于“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则成为了艾微塔中的绝唱。
有故事。
有背景。
有画面。
有人物。
关键的,还有一首如哲学一样美丽的诗。
艾微塔若想不火,那可真个难得。未完待续。
正文第三百八一章:要写什么小说呢
很意外。
或者说没有意外。
艾微塔这部电影一经上映,便呈现出超级大片一样的火爆。
尽管在此之前有不少人认为这是一部海外片,尽管,有不少人认为,这部片对于美国观众来说或许没有代入感,尽管,此前有媒体人士认为艾微塔要想求得奥斯卡金象奖简直是开国际玩笑。但是,当艾微塔彻底爆发之后,所有人都闭上了嘴巴。
留下来的,则是一片对于艾微塔的赞美。
传奇般的人物,史诗级的电影。
美国历史上最为成功的海外大片。
艺术的魅力无法可档,艾微塔迷倒了整个北美。
当然,最最让人喜欢的,莫过于艾微塔最后10分钟,不,应该说是最后3分钟的剧情。
阿根廷别为我哭泣,不仅让艾微塔成为超级大片,哪怕就是阿根廷这个国家,阿根廷足球,也达时成了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话题。
当然,最后一句话“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则被人们评价为当代最为经典的诗句。
同时,也因为女王的内心独白,一度让艾微塔编剧“克莱特”,成为了大众皆知的明星。
专业人士认为,克莱特在艾微塔最后3分钟的剧情简直是神来之笔。而“生如夏花之绚烂”这样的诗句,或许将传承百年。
只是,就在这时,一则神秘的消息突然在互联网中疯传。
以为“阿根廷别为我哭泣”就是“克莱特”写的吗,少年,你太天真了。
克莱特虽然是知名编剧,但克莱特文笔比较老成,与很多历史学者一样,深度有之,但艺术不够。阿根廷别为我哭泣这一段女白内心独白完全不像克莱特的风格,同时,我们认为克来特也不可能写出这种风格的文字,更不用说最后一句“生如夏花之绚烂”。
该新闻一经发布,瞬间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
滚蛋,你说不是“克莱特”写的,那是谁写的
呵呵,那位说不是“克莱特”写的,不知道有没有证据
谁说“克莱特”写不出这样的文字,切,我看是有些人眼红。
说得太对了,之前艾微塔没有上映之前这一些小道消息都说艾微塔要扑,现在艾微塔上映了,又找一些乱七八糟的理由。好像,艾微塔火爆并不是因为艾微塔火的原因,是因为别人帮助。
不得不说,先入为主的观念影响着很多不明真相的观众。
虽然他们并不是百分之百确定这一定是“克莱特”写的,但他们就是不愿意相信是别人写的。
而一边的黄一凡对此却并没有表示什么。
艾微塔并不是他写的。
他只不过是帮了艾微塔一个小忙。
至于媒体上面这一些报导,黄一凡并不想去回应。
“黄一凡,媒体上吵得这么凶,你都不回应一下。”
安妮给黄一凡发了一条信息。
“回应什么”
黄一凡平静的回道,“回应女王独白是我写的”
“难道不是”
“是,这的确是我写的,但那又怎样,只是一段文字而已。难道这段文字可以让我成为10星作家”
“10星作家,你想多了。”
安妮哭笑不得,“不过,怎么说,是你写的,你总该说一下吧。”
“我觉得没必要,以后有机会的时候再说也不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