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000章 地脉深处的约定(1/2)

甜水河的春汛刚过,河面上还漂着没来得及沉底的桃花瓣。老槐树的影子在水面晃啊晃,像位弯腰看水的老人,枝桠间藏着新搭的鸟窝——是去年冬天迁徙来的灰雀,今年竟带着雏鸟住了下来。

阿禾蹲在河边搓洗衣服,木槌捶打石板的声音“砰砰”响,惊得水里的白条鱼窜出水面。她的袖口挽得老高,露出小臂上淡淡的疤痕——那是小时候帮阿爹抬渔网时被竹片划破的,当时阿爹用灶膛里的草木灰给她止血,粗粝的手掌蹭得她胳膊痒痒,却一点也不疼。

“阿禾!你娘让你回家晒药呢!”对岸传来二丫的喊声,她手里举着个竹篮,篮里装着刚采的蒲公英,“张婆婆的咳嗽又犯了,说要你家的枇杷膏配着喝!”

阿禾应了一声,把洗好的蓝布衫晾在树杈上。布衫的衣角沾着片槐树叶,是今早扫地时缠上的,她没摘,就那么让它随着风轻轻晃。这让她想起十年前,阿娘还在的时候,总爱在晒好的衣服上别朵干槐花,说“衣裳有了花香,穿在身上也舒坦”。

老槐树的树干上,刻着歪歪扭扭的字。最上面是“阿爹阿娘”,,去年秋天跟着商队去山外学手艺,临走时在树上刻的,说“等我回来,就刻在阿姐旁边”。

树洞里藏着个陶罐,里面装着全村人的“记忆”。李伯的旱烟袋杆(他说“这杆陪我熬过最难的冬天”),张婶的铜顶针(纳鞋底时总掉,去年孙子帮她焊了个小钩子),还有小石头临走前塞进来的半块麦芽糖(纸包着,已经硬得像石头,阿禾却舍不得扔)。

“这些东西啊,比账本靠谱。”阿禾摸着陶罐,指尖划过粗糙的陶壁,“账本记的是欠了多少粮,这些记的是谁帮过谁,谁念着谁——这才是咱甜水村的根。”入夏的雨来得急,打在老槐树叶上“哗啦啦”响,像有无数只手在拍巴掌。阿禾刚把晒好的草药收进屋檐,就听见村西头传来惊呼——王大爷家的牛棚塌了,那可是他去年刚盖的,据说用了山里最好的青石板。

“是地脉在动!”拄着拐杖的陈爷爷被人扶着赶来,他的老花镜被雨水打湿,却看得比谁都清楚,“你看河边的石头,都在往外冒泡泡!”

果然,甜水河的水面上浮着密密麻麻的气泡,像撒了把碎珍珠。阿禾想起阿爹生前说的话:“地脉是活的,它喘气的时候,石头会冒泡;它翻身的时候,房子会晃——咱得顺着它的性子,别硬来。”

她转身往村东头跑,那里的祠堂底下藏着祖辈传下来的“地脉镜”。镜面是块磨得发亮的黑曜石,平时蒙着红布,只有地脉异动时才掀开。阿禾掀开红布的瞬间,镜面“嗡”地亮起,映出片晃动的光影:是山外的矿场,轰隆隆的机器正在挖地,钻头钻进土里的声音,连镜面都在跟着颤。

“是他们在挖地脉!”陈爷爷气得拐杖都戳断了,“那些人说挖出来的‘黑石头’能烧火,可那是地脉的骨头啊!”

镜面里的光影突然变了,出现个穿工装的年轻人,正对着图纸叹气:“师父,再挖下去,恐怕会塌……”旁边的老师傅叼着烟卷:“怕啥?这石头值钱!塌了再修!”

阿禾的手紧紧攥住镜边的铜环,指节泛白。她想起小石头临走时说的:“姐,山外的人都爱说‘人定胜天’,可我觉得,天要是真动了气,人咋能胜?”

那天晚上,地脉镜里的光影更乱了。矿场的机器陷进了突然裂开的地缝,老师傅骂骂咧咧地让人填炸药,想把地缝炸开——镜面“咔嚓”裂了道缝,阿禾的心也跟着揪紧了。地脉的震动越来越频繁,村里的土坯房开始掉墙皮,连最结实的老槐树都晃得厉害,灰雀一家搬了三次窝,最后索性钻进了阿禾家的屋檐下。

“得让山外的人知道,地脉不能挖!”二丫把辫子缠在手腕上,眼睛瞪得溜圆,“我去山外找小石头,他认识那些读书人,肯定有办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流岚小说网 . www.liulan.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流岚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