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手持祭文,声音洪亮,传遍泰山之巅:“维大秦始皇帝,承天应命,统御五洲,平四海之乱,安万民之生。今登泰山,昭告天地:愿大秦江山永固,万代昌盛;愿天下苍生,共享太平;愿天地垂怜,福泽大秦!”
读完祭文,嬴政将其投入祭鼎,火焰瞬间升腾,将祭文化为灰烬,随着香烟飘向天际。
就在此时,小统突然纵身一跃,跳到祭台中央,对着天空“喵呜”叫了三声——第一声清脆,似在呼唤天地;第二声嘹亮,似在宣告功绩;第三声悠长,似在祈求福泽。
叫声刚落,原本晴朗的天空突然泛起五彩霞光,朵朵祥云从天际飘来,笼罩着整个泰山之巅,祥云之上,仿佛有金光流转,祥瑞之气扑面而来。
“祥云!是祥云!”百官们纷纷惊呼,脸上满是震撼与狂喜,“此乃祥瑞之兆!上天认可陛下与太后,认可大秦一统天下!”
各国使者也纷纷跪地,对着祥云与祭台叩首:“大秦天威,感天动地!上天庇佑,万邦臣服!”
泰山脚下的百姓们也看到了山顶的祥云,纷纷跪拜在地,山呼海啸般的呼喊声直冲云霄:“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太后千岁!千岁!千千岁!”
嬴政望着漫天祥云,又看了看祭台上昂首挺胸的小统,心中大喜过望,一把拉住赵姬的手,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阿母!你看!天降祥云!这是上天都认可了阿母,认可大秦!是阿母的功德,感动了天地!”
赵姬望着漫天祥云,眼中满是动容。她俯身抱起小统,轻轻抚摸着它的头,声音温和:“是上天庇佑大秦,庇佑天下百姓。”
小统蹭了蹭她的脸颊,对着天空“喵呜”叫了一声,像是在回应天地的认可,绿眼珠里满是傲然。
冯劫走到祭台前,对着嬴政与赵姬躬身行礼,脸上满是羞愧与敬佩:“陛下!太后!臣此前目光短浅,质疑太后同登泰山,实乃大错特错!今日祥云天降,足见太后功德感天,与陛下同受天恩,当属实至名归!”
淳于越也跟着行礼:“臣愿为太后立传,将今日祥瑞之兆与太后的盖世奇勋,载入大秦史册,让后世子孙永远铭记!”
嬴政哈哈大笑:“众卿不必多礼!今日天降祥云,是大秦之幸,是天下之幸!传朕旨意,泰山封禅之后,大赦天下,减免五洲百姓三年赋税;赏赐百官与禁军将士,普天同庆!”
“谢陛下!谢太后!”百官与将士们齐声应答,声音洪亮,与百姓的欢呼声交织在一起,响彻泰山内外。
封禅大典继续进行,嬴政与赵姬一同祭拜地神,祈求五谷丰登、万民安康。小统始终蹲在赵姬肩头,绿眼珠扫视着祭台上下,像是在守护这场神圣的典礼。祥云始终笼罩着泰山,阳光透过云层,洒下万道金光,将祭台、百官、百姓都染成了金色,宛如仙境。
大典结束后,嬴政与赵姬并肩站在泰山之巅,俯瞰着脚下的大好河山。五洲大地尽收眼底,大秦的旗帜在各个方向飘扬,万里江山,皆归大秦。
“阿母,”嬴政望着远方,语气满是豪情,“今日同登泰山,同受天恩,此生无憾!往后,朕与阿母,与小统,与大秦的百姓,一同守护这份太平盛世!”
赵姬点头,眼中满是欣慰:“政儿,如今天下一统,四海升平,你要勤于政事,善待百姓,莫负天地的庇佑,莫负万民的期盼。”
“阿母放心!”嬴政郑重承诺,“朕定当励精图治,让大秦的文明传遍五洲,让天下百姓都能安居乐业,让大秦的盛世,万代相传!”
小统对着远方“喵呜”叫了一声,像是在附和嬴政的承诺。它蹲在赵姬肩头,绿眼珠望着漫天祥云,心中满是满足。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泰山之巅,祥云渐渐散去,却留下了漫天的霞光。封禅队伍开始下山,沿途的百姓依旧跪拜欢呼,歌声与笑声传遍山谷。
嬴政与赵姬同乘龙辇,小统蜷缩在赵姬怀中,渐渐进入梦乡。龙辇缓缓下山,身后是巍峨的泰山,身前是广阔的大秦疆土。这场千古未有的封禅大典,不仅昭告了大秦一统天下的盛业,更开创了女子随帝王同登泰山的先河,将护秦圣母赵姬的功绩,永远铭刻在了天地之间。
百官与使者们跟在龙辇之后,心中满是敬畏与自豪。他们知道,今日的泰山封禅,将成为大秦历史上最辉煌的一页,而这位与帝王同登绝顶、受天恩庇佑的圣母,也将与大秦的盛世一同,被后世永远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