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野人」身材瘦小,头发卷曲,身上涂着白色纹路,手中握着简陋的长矛与投掷器,正静静地、带着明显的警惕与疏离,从树梢和岩石后观察着这群不速之客。他们的眼神古老而深邃,与那些傻乎乎的「异兽」截然不同,充满了对陌生事物的审视。
慕容复得到报告,只是淡淡地瞥了一眼那个方向,并未下令接触或驱赶。「蛮荒土著,不识王化,暂且不必理会。」他的心思,早已不在这些零散的发现上。
蒙细奴罗还在为发现「祥瑞」而兴奋不已,对着地图比划道:「国师,看此地气候稍润,若能开垦,或可屯田……」
慕容复却摇了摇头,手指点向地图上更南方、一片完全未知的区域,语气斩钉截铁:「此地(德比)不过是这无垠赤土边缘的一点湿气罢了,难成气候。真正的『可居之地』,不在这里。」
他迎着众人疑惑的目光,说出了彷佛来自神启的判断:「根据海流与云气,吾断定,需逆着眼前这股暖流,继续向西南深处航行。彼处当有背风向阳之沃土,气候温和,足以容纳万民,乃是我佛国预留的净土。」
他环视身边的核心层,声音压低,却字字清晰:「天竺与南洋,乃争霸之基业,亦是风口浪尖。他日若与明国决战,胜负难料。此地广袤无垠,远离中土,明国舰队绝难寻觅。若战事顺遂,此地之铁矿可助我横扫六合;若……若事有不谐,这南方预留的沃土,便是我们卷土重来、延续佛国法统的最后避风港!」
段义宗、弥迦悉提等人闻言,心中皆是一震。他们这才明白,国师的深谋远虑,早已超越了当下的征服与积累,甚至为最坏的结局准备好了退路。这片荒凉的大陆,在国师眼中,既是取之不尽的宝库,也是一艘永不沉没的方舟。
「蒙清平官,」慕容复转向仍在兴奋中的蒙细奴罗,语气不容置疑,「祥瑞之事,你尽可办理。但探索南方净土,乃绝密之事,除今日在场之人,不得外传,对永昌府,亦只需报称发现铁矿与异兽即可。」
蒙细奴罗心中一凛,连忙躬身应是。
佛国舰队在补充了淡水并捕捉了若干「祥瑞」后,没有继续向东深入卡奔塔利亚湾,而是依照慕容复的指令,调整航向,开始顶着风浪,执着地向着西南方向的未知海域驶去。他们相信,在那海流的尽头,必有国师所预言的、属于佛国未来的「南方净土」。而这片被他们命名为「金刚洲」的庞大陆地,其神秘面纱,才刚刚被揭开一角。
佛国舰队依照慕容复「逆流西南」的指令,开始了航程中最为艰苦的一段。来自南方的寒流如同无形的巨墙,顽强地阻挡着舰队前进。风帆难以借力,蒸汽明轮在汹涌的逆浪中效率大减,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航行变得异常缓慢,每日推进的距离寥寥无几,燃料与淡水以惊人的速度消耗。
海岸线依旧是单调而荒凉的红土与低矮灌木。更令人沮丧的是地形的欺骗性。船队数次耗尽心力绕过一个看似南方的岬角(如西北岬),满心期望后方便是转机,却只发现海岸线又以新的姿态继续向无尽的南方延伸,景象依旧荒芜。希望一次次燃起,又一次次在干热的海风中熄灭。士气如同被烈日炙烤的土地,濒临开裂。
「国师,是否……佛陀指引有误?」连最坚定的段义宗,在又一次绕过一个巨大的、被命名为「贝隆角」的海角而未见转机后,也忍不住发出质疑,「淡水已不足半月之用,将士疲敝,不如暂且北返,从长计议?」
慕容复立于船头,任凭带着盐粒的海风吹打脸颊,目光依旧执着地望向南方。「行百里者半九十。业海无边,回头岂是岸?」他的声音不大,却压过了风浪与机器的嘈杂,「既已至此,唯有前行。佛陀不会辜负虔诚之人。」
就在补给即将见底,连慕容复都开始暗中计算返航极限之时,舰队艰难地绕过了又一处漫长的海角。忽然之间,风向似乎有了微妙的变化,空气中那股灼人的干热悄然消退,取而代之的是一丝久违的、带着生机的湿润。
眼前的海岸线不再是一马平川的红土绝壁,开始出现起伏的丘陵,植被肉眼可见地变得茂密起来,虽然仍以耐旱的桉树为主,但那抹绿色终于不再是点缀,而是连成了片。气候明显温和了许多。
「净土!国师,我们找到了!」船上爆发出劫后余生般的欢呼。
为确保后续船队能寻到此地,慕容复下令,在每一处关键的岬角、港湾,都以坚硬的花岗岩垒砌石堆,顶部插上刻有「卍」字符与箭头方向的铁牌,以为航标。
舰队沿着这片终于显露生机的海岸继续探索。他们经过一片水色奇异、泛着瑰丽粉红色的巨大泻湖,引得从未见过此景的船员惊叹连连,称之为「菩萨胭脂湖」。过了此湖向南,地貌愈发多样,甚至出现了流淌着清冽淡水的溪流。
在一处河口附近的宁静水湾,士兵们发现了一种新的「祥瑞」。数只优雅的水鸟在河湾中游弋,其羽毛并非常见的白色,而是如深夜般纯黑,鸟喙却鲜红如血,在碧水绿树间显得格外神秘而高贵。
「黑天鹅!此乃涅槃凤凰之相!」随行僧官立刻赋予其神圣意义,「黑羽象征历劫重生,红喙代表业火炼心而不染!此瑞显示,此净土正是我佛国度厄新生之吉地!」
蒙细奴罗更是喜不自胜,连连道:「祥瑞迭出,陛下洪福!此番功劳,天竺开疆亦不能比也!」
慕容复虽不信这些祥瑞之说,却也乐见其成,这能极大地鼓舞士气,并为他经营此地提供「天命所归」的依据。他下令捕捉数对黑天鹅,与先前抓到的「跳兽」(袋鼠)一同精心饲养,准备作为献给段和誉的至宝。
舰队继续寻找,终于在靠近一条稳定河流入海口、地势较高可避风浪处,找到了一处适合建立据点的地方。此地虽仍显荒僻,远不如天竺或大理富庶,但至少有可靠的淡水,周猎物亦不少,气候堪称宜人。
慕容复亲自将这第一个据点命名为「南溟镇」,取「佛光南照,溟海初开」之意。他留下了两艘受损较重的舰船、百名最忠诚的「飞龙卫」骨干、数名僧官以及足够坚持数月的粮食与物资,命令他们在此筑堡、垦荒、绘制周边详图,并尝试与可能存在的土著接触(或驱逐)。
临行前,他对留守将领与蒙细奴罗总结道:「尔等已见,此『金刚洲』广袤无边,大多干热死寂,寻水不易。然,仅是南面这一片我们所见的『可居之地』,其幅员之广,将来即便将整个大理国搬来,亦绰绰有余。」
他目光扫过这片陌生的土地,语气凝重而深远:「此地,将是我们最重要的退路。好生经营,以待将来。」
满载着发现「净土」的喜悦、各种「祥瑞」以及对未来的复杂期望,佛国舰队主力扬帆北返,将「南溟镇」的孤独与希望,一同留在了这片陌生的南方大陆边缘。而关于这片巨大退路的秘密,也随着他们的归程,即将呈于永昌府那日益沉默的君王面前。
佛国的船队,满载着发现巨大宝藏的狂热与一个冷酷无比的计划,离开了这片红色的海岸。这片被慕容复命名为「金刚洲」的澳洲西北之地,其命运从这一刻起被彻底改变。它不再沉寂,即将在未来的岁月里,在皮鞭与佛号声中,喷涌出滚滚的铁流,成为搅动两个穿越者帝国命运平衡的重要砝码。